EMBA網訊:隨著開學典禮圓滿落幕,北京郵電大學EMBA來自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的EMBA項目學員即將在北郵進行為期三天的“全球領導力之中國經商之道”課程學習。這次的課程學習不僅有來自北京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中國頂尖學府的知名教授親自授課,還有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企業導師作深度的知識分享和經驗交流。培訓旨在幫助學員們真實了解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文化背景和商業環境,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如何在未來的實踐中更好地與中國合作伙伴共事,并在對華開展商業項目時,可以做出更理智的決策和更準確的判斷。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的關凱教授為同學們帶來題為:《中國文化情感與經濟》的精彩講座。關教授首先從文化經濟和文化情感的概念進行剖析,建議外國企業在與中國企業進行商業合作之前,需要考慮文化對中國人們經濟觀點和行為所產生的影響。
接著,他從當前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其帶來的結果分析指出,中國的貧富差距大,人們的社會幸福感低、腐敗問題、價值觀危機等是社會穩定性危機的誘因,而中國的民族多樣性、民族政策、滿族歷史、新疆動亂等是當前中國社會穩定所面臨的具體危機。緊接著,關教授重點向同學們講述了反腐倡廉運動及其重要性。他表示,隨著反腐倡廉運動的推動,它所產生的諸如更多的對外合作機會,更好的法律環境,更有效的政府管理等積極效應,都有利于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國際合作。隨后,他以溫州華人群體為例闡述草根文化全球化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最后,關教授告誡同學們:中國是一個不斷在發展變化的社會,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不容小覷;此外,在尋求合作的同時,需要關注中國文化多樣性的特點對合作帶來的影響。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馬力教授主講了《中國企業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的課程。在課上,馬教授從中國OFDIS的經濟環境、興趣和戰略三個方面教授同學們如何跟中國企業進行商業談判。首先,他從三個方面介紹了中國當前OFDI的環境背景:第一,中國當前處于新常態經濟階段;第二,中國企業秉持走向世界的戰略方針;第三,中國正在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在這部分,他就同學們在反腐和“關系”上存在的諸多困惑進行了詳細解答,這更新了來自美國的同學對中國商業環境的認識。隨后,馬教授介紹了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興趣點,主要在于自然資源、國外質量優良的產品、高科技領域、國際知名品牌等。在課程的第三部分,他重點分析了中國投資者在進行商業合作時的戰略和心理。他認為,中國商人對合作伙伴普遍缺乏信任,建議外國企業可以先通過討論和聊天來與對方建立關系和信任,在這個過程中展示自己的專業度。隨后,他列舉了Sany和Putzmeister公司間建立信任關系的成功案例,以及Geely公司通過多問題談判成功收購Volvo的案例。最后,馬教授建議同學們在與中國企業進行商業談判時,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持續關注中國經濟環境走向,關注對方的興趣點,靈活運用戰略手段應對挑戰。
第三模塊課程《創新中國》由同樣來自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蔡劍教授主講。蔡劍教授首先通過一幅揚子江的U形圖,說明中國的經濟發展現在處在一個轉折點,即企業正經歷從購買和效仿其他國外先進技術到創新技術的轉型,他指出中國正在從科技、管理、制度和草根文化四個層次改革創新。關于技術創新,蔡教授以華為為例,講述了華為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和在技術領域的資金投入在短短六年里獲得全國手機銷量第二的戰績。在管理創新層面,他分享了“ofo共享單車”團隊如何順應互聯網+時代經濟潮流創業成功的案例。然后,蔡教授以深圳經濟開發區為例,引出制度創新,他指出,制度創新是在政府和市場的協同作用下實現的。關于草根文化創新,蔡教授則通過手表的圖片說明中國從山寨到創造的轉變過程。在課程第三部分,他首先提出當前中國企業創新面臨的諸如收入差距大、環境問題嚴重、就業市場飽和等新的挑戰,然后借中國的五行和八卦圖提出以物質世界、精神世界、象征世界三個方面為基礎;以思辨思維、身體健康、設計、情感、經濟效益為驅動力的創新模型,并應用這一模型分析了華為成功的要素。最后,蔡教授鼓勵每一位同學都能勇于創新,成為行業成功的創新者。
文/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