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中國投入產出學會常務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研究方向:
管理科學與工程,應用經濟學,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
教學簡況:
宏觀經濟學(本科,MBA),商業經濟學(英文授課)。從事以生產率分析和比較為特征的國際競爭力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急研究項目,博士點基金項目)
北航任若恩:人民幣未來5-10年或會持續升值
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趨勢如何預測?
在7月29日召開的2016年二十國集團智庫會議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任若恩認為,我們不去討論今年人民幣匯率怎么樣或者明年會怎么樣,如果看它的中期和長期的趨勢,中期的概念是5年以上,長期要到10年, 人民幣匯率中長期趨勢是升值。
“通過觀察數據會發現一個現象,所有國家在快速經濟增長過程中,它的名義匯率和國家購買力平價之間的比例是縮小的。”他說。
2015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初步數字是,2015年中國地區生產總值(GDP)是676708億元,按照世行測算,合計現價10.866萬億美元。美國2015年現價GDP總量是17.95萬億美元。按此看,美國GDP總量比中國多65%。
不過,在中國理發或吃一碗面的價格,比美國實際要低很多,因此按照購買力來測算的GDP則不一樣。世行以購買力平價測算的2015年中國GDP是19.5萬億國際元,比按美元測算的要多出79%,高于美國2015年GDP17.95萬億國際元水平。
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名義匯率和購買力平價之間存在差距。比如目前1美元兌人民幣是6.6元左右。2015年中國人均GDP按美元測算是7924.7美元,按照購買力平價則是14238.7國際元,后者是前者的1.79倍。按此看,1美元兌人民幣的數字,相比購買力平價多算出的數字,兩者比例為3.5左右。
任若恩表示,相信在未來這個差距會縮小, 長期中國的名義匯率對購買力平價系數的比例會從2向1變化,中長期人民幣會持續升值。
人民幣名義匯率所以變化重要,是因為從2014年年初開始,人民幣對美元名義匯率持續大跌,當時最低是1美元兌人民幣6.05元,到了7月18日左右,據銀行間外匯市場最新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跌至1美元為6.7元左右的水平,約半年多時間貶值10%。不過,近期人民幣兌美元有所升值。
人民幣貶值使得中國經濟總量以名義匯率美元計算的GDP大幅縮水,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會拉大。中國要在2020年左右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的難度加大或者滯后。同時,人民幣短期名義匯率貶值,使得人民GDP在2016年將止步不前或者上升幅度很低,這使得中國要達到人均GDP約1.2萬多美元的高收入國家水平更難。
但是人民幣貶值也會有好處,這有利于短期內中國對外出口的增加。從一個國家的長期來看,只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一個國家的本幣對外幣的名義匯率將持續升值。2005年中國1美元兌8元人民幣,到2014年年初1美元兌6美元的水平,人民幣持續升值了25%左右。
文/來自21世紀經濟報道
下一篇:程志超:北航經管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