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網訊:2018年1月10日-14日,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一帶一路”東南亞首期班開展第五個課程模塊的學習。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原副總裁朱民,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主任李稻葵等授課教授,為東南亞首期班同學們授課。
朱民以“一個新的充滿挑戰的世界”為題,從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談起,強調世界的“高關聯度”(Hyper connectivity)——從雷曼兄弟的破產,到華爾街、整個美國、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并導致嚴重的失業問題。朱民展示了用GDP、貿易額等作為衡量指標時,與世界地圖完全不同的世界版圖,以此說明疆域有時并不不如經濟實力重要。
朱民強調,高度信息化的全球化進程中,金融市場最大的挑戰就是這種高度關聯和共移性(co-movements),而社交媒體加劇了這種趨勢。因為高度關聯,外部沖擊成了主要的沖擊和風險。任何國家都是全球波動的一部分,誰也不會擁有完全獨立的宏觀政策,都會產生溢出效應(Spillovers)。
朱民指出,目前全球經濟基本面仍處于低增長、低投資、低通脹、低利率、低FDI、低貿易、低油價的大環境中,各國政府面臨更少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空間。并且,不斷老齡化的人口結構也是一大挑戰,這對全球領導能力和治理都構成了更大的挑戰。他建議在座的各位企業家學生,處在這樣一個高關聯度的全球化世界里,在做任何商業決定時,都要提前考慮到大的宏觀經濟和政治形勢。
李稻葵教授以“十九大之后的中國與世界”為題,重點講解了“世界和中國的經濟和金融形勢”以及“機遇和挑戰”。他認為,2018年世界經濟觸底反彈,主要來自兩方面的原因:資產價格上升帶來的資產負債表的改善和高科技泡沫興起帶來的投資。并且世界經濟有望穩步恢復,全球金融危機不太可能再現,但風險猶存。
李稻葵教授指出,全球新格局下,美國總統特朗普種族保守主義和反全球化傾向明顯,而中國成為新型全球化的旗手。中國的國際戰略主要聚焦在四個方面:管理中美關系,聯合歐洲,搞好周邊,以及“一帶一路”建設。
李稻葵教授還梳理了十九大后,中國的新時代特征、發展藍圖和新發展理念。他還強調,未來五年,中國金融走勢的基調是“穩定壓到一切”,圍繞實體經濟融資創新,人民幣國際化在跨境資本流動持續管制下將放緩。在金融波動與風險并存的情況下,社會與政治風險因素必須仔細把握。
在本次課程模塊中,還有四位專家學者為金融EMBA“一帶一路”東南亞首期班學生解析“一帶一路”與中國金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阮宗澤講授“一帶一路與中國的新外交”課程,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講授“國際國內新形勢與對‘一帶一路’60多個國家的實地考察的報告”,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原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講授“央行資產負債表、匯率穩定與人民幣國際化”課程,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紀敏講授“中國的貨幣政策”課程。
文/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