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同山,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數量經濟學會理事長、重慶大學EMBA特聘授課專家,曾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社科院科技成果一等獎和孫冶方經濟學獎,“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之一。
汪同山觀點:如何促進消費增長重點是大力促進消費需求
如何促進消費增長是目前關系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和進一步搞好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其實長期以來,我們并沒有在什么時候執行過不主張促進消費增長的政策。但是為什么消費增長,特別是居民消費增長總是不能令人滿意呢?
重點是大力促進消費需求
現在我們逐步認識到,單純地講促進消費增長很難達到真正有效促進消費增長的目的。必須在宏觀的收入分配政策上加深認識、進行調整,才能較好地促進消費增長。目前我們的宏觀收入分配政策調整的方向應該是,正確處理好投資與消費的關系,重點是大力促進消費需求。
自上世紀末我國開始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以來,投資增長一直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由我國的特殊國情所決定,在今后一段時期內,為了進一步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和推進城市化進程,我國經濟增長仍將在很大程度上延續投資主導型增長模式。
但是另一方面,在我國過去的幾十年歷史中,投資過度膨脹又經常是造成宏觀經濟出現過熱,經濟運行發生大幅度波動的直接原因。自上世紀末至今,與GDP和消費的增長相比,我國一直存在著投資增長速度過快、投資率過高、投資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相對過大的問題。近幾年來,由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持續明顯快于GDP增長,致使總投資占GDP的比例已經超過了55%,接近60%的水平。不斷攀升的投資率使投資與消費這一基本經濟結構關系的矛盾日益凸顯,已經到了必須對宏觀收入分配政策進行調整,予以充分重視的時候了。
應該在宏觀經濟增量上作文章
解決投資與消費的矛盾,不是簡單地壓縮投資數量,而是應該在宏觀經濟的增量上作文章,將擴大國內消費需求作為宏觀調控工作乃至整個經濟工作的重點。當前,在擴大消費需求方面需要加深以下幾方面的認識:
第一,要不斷提高各階層居民的收入水平,扭轉多年來居民收入增長低于總體經濟增長水平的狀況,同時要注意扭轉不同收入階層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擴大的趨勢。
第二,將改革初期為了盡快促進經濟增長而實行的著重強調經濟增長的政策指導原則,轉換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上來,在全面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基礎上,實現全體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更加注重社會公平與和諧,實現社會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
第三,深化改革,特別是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社套保障制度的改革、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教育制度的改革等等。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切實解除人民群眾的后顧之憂,從制度上、政策上保障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
第四,積極有效地發揮財政政策的作用。在當前總體消費由于受居民收入及其它因素的影響,暫時不能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要發揮財政政策促進總體消費的作用。應該考慮將財政政策由以前較多地側重促進投資功能轉變為更多地側重促進消費功能,實現財政政策功能導向的再次轉變。在財政支出,特別是國債資金的使用上更多地投向農村,更多地投向社會保障,更多地投向社會公益事業,更多地投向轉移支付。
下一篇:木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