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新,江西財經大學2016級EMBA學員,江西綠環牧業集團總裁。現任中國畜牧業協會常務理事、江西省養豬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江西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江西省青年商會副會長、樟樹市西堡生豬合作社理事長、樟樹市養豬行業協會會長。先后榮獲“江西省勞動模范”、宜春市(地區)“人大代表”、“中國十三屆十大杰出青年農民”、“第十五屆中國五四青年獎章”、“中國第二屆畜牧行業先進個人”、“ 江西省突出貢獻人才”、“江西省農業經濟十大杰出人物”、“江西省農業創業明星”、 “全國農牧豐收漁業獎——江西省農業技術推廣貢獻獎”、 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全省畜牧養殖先進個人”、江西省首批雷鋒哥“姐”等榮譽稱號,是中共江西省委出席黨的十八大代表。
企業名片:
江西綠環集團始創于1983年,是一家年銷售收入超8億元,集種豬繁育、無公害肉豬生產、飼料生產、生豬運銷和科研為一體;產、供、銷一條龍的農業產業化省級優秀龍頭企業和現代化農牧集團。
綠環集團是中國畜牧業協會豬業分會理事單位;商務部儲備肉活畜儲備單位,中國農村社區發展促進工程養豬示范基地、國家生豬標準化示范場,江西省動物營養及飼料專業委員會常委單位、江西省養豬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江西省首批無公害農產品(生豬)基地。“綠環”商標為江西省著名商標。
不甘現狀積極進取
剛四十歲出頭的王冬新已諸多光環加身,但他從未滿足于現狀,也從未停止過學習。從94年的年出欄百頭的家庭養豬場小作坊發展壯大成為現如今擁有注冊資本5000萬元、占地4000余畝、年可出欄生豬14萬多頭和種豬2萬余頭的年銷售收入超8億元的集種豬繁育、無公害肉豬生產、飼料生產、生豬運銷和科研為一體的產、供、銷一條龍的農業產業化省級優秀龍頭企業和現代化農牧集團,他的付出和努力是顯而易見的。
養豬產業作為傳統產業,一直被認為是低效益、低技術、低社會地位的“三低產業”,但王冬新認為作為新一代的養豬人,不管是在技術、管理還是經營模式上都應該有所提升,將養豬從家庭式向公司化、集團化、產業化轉變,事實上,在王冬新這樣的新一代企業家的推動下,從傳統的農民養豬,到大學生、博士養豬,整個行業已經形成產業化體系,技術跟效益方面也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王冬新帶領的綠環集團十分重視科技創新和綠色環保,采用全新的養殖模式,擁有先進的生產設施和智能系統。各場站均有齊備的環保設施,建有有機肥加工廠,污水處理廠和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形成了嚴格的無害化養殖和良好的生態經濟。王冬新抓住機會,不斷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和規模更替,真正實現了現代化、標準化、智能化、信息化、生態化的生產經營模式和完善的產業鏈體系。在不斷的努力之下,綠環集團也逐漸得到各方的認可。2015年6月,綠環選送的種豬在廣州舉行的種豬拍賣會上首次奪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同時這也是江西種豬第一次在該會上得到冠軍。
除了生豬生產方面,王冬新在“互聯網+”領域也有耕耘。其創立的江西新海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早早布局,目前涵蓋了中國養豬網、豬易購和天牧人才網,三個分另專注行業資訊、交易平臺和行業人才資源的網站,并已初具規模。其中豬易購平臺支持豬場在線選購種豬的方式頗有亮點。
即使已經取得了很多不俗的成績,王冬新仍然不甘現狀積極進取,他在今年選擇到江西財經大學EMBA學習,希望能夠全面系統的學習管理知識,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帶領企業走向更加健康陽光的明天。
古道熱腸熱心公益
王冬新說,父親從小就教育自己,做一個有事業心、責任感和有愛心的人。受父親的影響,王冬新一直都熱衷社會公益事業,扶貧濟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更好地幫助群眾發展養豬,王冬新經常在養殖戶相對集中的鄉村,舉辦養殖技術培訓班,傳授養豬經驗。一直以來,他都把帶動群眾致富當作是件理所應當的事來做。
他長期免費為養殖戶提供技術培訓,累計培訓人數上萬人,綠環牧業也因此被評為全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他在本地首先推廣生豬人工授精技術,降低養豬成本,養殖戶累計增收1.55億元;他向群眾賒銷飼料上萬噸、良種豬幾萬頭,墊息100多萬元,長期為群眾提供養殖資金500多萬元,帶動4000多戶群眾走上了規模化養豬之路;他積極組建生豬專業合作社,組織運輸車輛80余輛,年運銷生豬80余萬頭,累計帶動農民增收6750萬元。現在,王冬新儼然成為廣大養豬戶的送技專家、免費顧問,他帶動了4000多戶群眾走上了規模化養豬致富路,也幫助了很多困難群眾和城鎮下崗職工走出生活的困境。
多年來,王冬新個人累計捐款超過200余萬元,2012年被評為“江西省首批雷鋒哥”。自2003年起,他堅持每年資助一批貧困學生,到目前為止,共幫助上百名貧困學生圓了大學夢。
校友寄語:
希望在江財EMBA通過系統全面的管理理論學習,與自身的實踐經驗相結合,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綜合管理素質,使自己適應競爭激烈的市場,帶領自己的企業走向健康持續發展。同時與來自各行業的同學一起經驗交流和思想共享,開拓自己的視野,培養全新的思維方法,學會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總之,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以“全新的觀念、系統的思路”去把握知識經濟的脈博,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上一篇:江西財經大學EMBA學員:肖啟宗
下一篇:江西財經大學EMBA學員:蘇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