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无遮挡黄漫画在线观看网站,1316喷浆???直播,阿娇13分钟视频无删减mp4,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广告

歡迎來到EMBA招生信息網
當前位置:EMBA >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 新聞動態 > 正文

人大院長之聲 | 哈評雜志專訪毛基業院長:做最懂中國管理的商學院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7-01-18 13:51:18
收藏 分享 評論(0)

  EMBA招生信息網訊:國際化與實踐教學幾乎是每個商學院都強調的,人大商學院是如何將之貫徹于教學之中,令兩者并行不悖?從2017年起,EMBA統一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人大商學院將如何應對?而面對互聯網教育的興起帶來的挑戰,人大商學院是否做好了準備呢?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毛基業教授就這些問題接受了《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的專訪。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毛基業

  在2016年《金融時報》全球商學院排行榜上,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以下簡稱人大商學院)排名第43位,成為第一家MBA、EMBA以及高管教育項目都入選此榜單的中國內地商學院。而在此項排行中的一個單項“最佳學習目標達成”評選中,人大商學院闖進前十,位列第九?!斑@個單項獎更讓我們欣慰?!比舜笊虒W院院長毛基業對《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的記者說:“這說明我們一直堅持的治學之道--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最懂中國管理的商學院,得到了學生的認可?!?/strong>

  然而,近10年來全球商學院教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質疑和挑戰。特別是每當有商界丑聞曝光時,人們總會將矛頭指向商學院:這些號稱致力于培養商業領袖的高端學習機構,到底是如何教育管理者的? 這樣的質疑在中國同樣存在,公眾們質疑商學院的治學根本,部分雇主們認為MBA的價值被高估了;而更令中國商學院頭疼的是經濟下滑導致MBA報考極速下降,同時近年來政策的一步步變化,也讓EMBA和高管教育招生越來越艱難。

  各大商學院都做出了應對之策,事實上,早從2009年起,人大商學院就開始進行教育改革,目標非常明確:做最懂中國管理的商學院。從2014年起,人大又進而提出新的目標:學院教育要增強國際視野。

  針對“國際化”,近幾年來,人大商學院在學生、教學項目、師資和學院治理4方面全面快速地提升了國際化水平,成為國內第一批通過國際上兩個最權威的商學院質量認證體系EQUIS和AACSB的學院,并成為由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發起成立的全球高端管理聯盟(GNAM)的成員之一;針對“最懂中國管理”,人大商學院多年來始終奉行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針,毛基業就指出:“商學院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種,其本質還是強調學習,所以人大商學院要讓學生在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上更具備實踐性與實用性,在教學方式上的體現就是案例教學、實踐教學、反思性學習和行動學習。”在這樣的治學目標之下,雖然近年來北京地區的MBA報名幾乎是零增長,但是人大商學院的MBA項目每年仍保持30%-40%的增長,EMBA錄取人數也穩步增長,在2016年,甚至出現錄取名額供不應求的情況。

  當然,國際化與實踐教學幾乎是每個商學院都強調的,人大商學院是如何將之貫徹于教學之中,令兩者并行不悖?從2017年起,EMBA統一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人大商學院將如何應對?而面對互聯網教育的興起帶來的挑戰,人大商學院是否做好了準備呢?以下是整理的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毛基業教授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的專訪。

  貼近實踐才能重樹視野

  HBR:對于今天的中國商學院來說,首要挑戰恐怕莫過于EMBA入學要參加研究生統考的規定。人大商學院如何應對挑戰?

  毛基業:在EMBA生源方面我們肯定會受到很大影響,因為EMBA要求學生至少具備八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很多EMBA學員的年紀較大,長時間不用高數、英語等,讓他們通過考試的難度非常大。但我們覺得要從長期和短期兩個方面來考慮如何應對這個挑戰。從長期來看,我們希望從2018年開始,全國MBA教指委會用更合理、更規范化的方式去解決之前普遍存在的自主招生引發的問題,同時又能找到比較合適的聯考方式來解決EMBA學生入學問題。

  從短期來看,人大商學院主要在三個方面做出應對:1.開展后EMBA項目。該項目是一個非學位項目,主要針對已具有MBA或者EMBA學位的學員,提供的一個為期一年的延展、延伸學習項目;2.和MBA項目銜接。2017年EMBA招生會有MBA化的傾向,會低齡化、學術化。同時也會通過適當的獎學金等激勵機制將MBA的某些生源吸引到EMBA項目中;3.國際合作。和海外名校,尤其是有差異化辦學資源的學校進行國際合作。其實以上解決方法最核心的就是要依靠創新面對困難、解決困難。

  HBR:人大商學院一直強調教育改革,尤其是針對EMBA、高管教育項目,為什么高管教育改革如此重要?人大商學院在改革中秉承的最重要的理念是什么?

  毛基業:高管教育改革的原因主要有2個方面,一是高管教育離實踐較遠,理論性較強;二是很多人將EMBA當作是富豪俱樂部或者拓展人脈的地方。這兩個極端都有它的問題,其實高管教育還是應該強調學習,因為EMBA本質上還是一種學位教育。大概兩年前,我們給學院的定位是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最懂中國管理的商學院,這和人大的歷史傳承有關,人大商學院是新中國做現代管理教育的發源地;同時,我們長期貼近企業實踐,有很多老師長期為企業做咨詢。

  教育應該徹底改變人生,應該全面體現價值觀和領導力。我們做EMBA和高管項目時,不僅強調對學生思維方式的改變,還要強調課程內容的實踐性、實用性。事實上,只有當與實踐相結合時,學生才會知道如何利用所學知識,如何改變思維,重新看待管理實踐。落實在教學上就是強調行動學習、反思學習。反思學習是人大商學院EMBA項目的一個特色。我們的EMBA學員每天上課前做的第一件事、下午學習結束后都會專門留出相當長的時間來做反思。

  HBR:說到反思,商業道德是中國企業家普遍被詬病的問題,在人大商學院,尤其是EMBA、高管教育的項目里,多大比例與商業道德相關?商業道德是能被教育出來的嗎?

  毛基業:我覺得商學院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商業道德,商學院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影響,但卻很難重塑一個企業家的商業道德,而且這也不現實。但另一方面,我覺得當前商業道德缺失的現象也有它的合理性,這可以用馬斯洛模型解釋,中國現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野蠻性競爭的商業環境,缺乏市場監管和法制。企業要生存,首先要滿足低級的生存條件,待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它們才會考慮做一些讓人尊敬的事情。我覺得這確實和整個大的經濟發展環境以及我們尚不健全的市場環境有關。

  但并不代表我們什么都不能做,人大商學院其實從本科教育開始就一直強調要教育學生做受人尊敬的事,每個學生一定要持續參與一件公益事業。EMBA班級也會去做一些公益,但這些遠遠不夠,所以我們逐步在教學內容和課外活動中滲透社會責任的內容。

  創新教育在于建立心態

  HBR:治學國際化是近年來人大商學院特別強調的,并提出學生、教學項目、師資和學院治理4個國際化的方向,前3個很好理解,第4項是如何執行的呢?

  毛基業:要說學院治理國際化首先就要從國際認證講起。我們是國內第一批通過國際上兩個最權威的商學院質量認證體系EQUIS和AACSB的學院。國際認證考察的是學院的治理能力,其核心是教授治學,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做什么決策?誰來做決策?怎么做決策?通過做國際認證給我們帶來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教授真正治學,這體現在我們所有教學項目的管理更加專業化。

  學院治理分為三個方面:1.戰略管理。采納國際上最佳實踐使命驅動的戰略管理。2.教學過程管理。要嚴格按照國際化流程操作,這樣才能保證教學質量。3.資源管理。對高校和商學院來講,最重要的資源就是師資和教師的資質,所以師資也必須要國際化,比如說采取國際化的招聘流程,要實現長聘制。

  HBR:國內很多商學院都在強調國際化,人大商學院長于其他商學院的地方在哪里?

  毛基業:人大商學院一直強調創新學習,國際化其實也是在學習不同文化和不同理念的過程。人大國際化主要在兩個方面具有特色:1.積極參加國際性的商學院組織,現在我們成為全球高端管理聯盟(GNAM)中的一員,GNAM由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等全球27家一流商學院組成并打破以往的雙邊合作關系,是一種多邊的關系聯盟。它最大的優勢在于為人大商學院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和國際上頂尖商學院交流的機會。2.和耶魯大學管理學院合作的雙學位項目。學生在完成人大商學院課程之后,繼續去耶魯學習一年,這不僅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而且從學院治理方面來講,也是給院長一個學習的平臺、交流的機會。院長們可以了解到世界上其他商學院目前關注的內容,預先知道自己商學院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HBR:提到創新,為了響應國家的“雙創”號召,中國許多商學院都設立了創新、創業課程,人大商學院也不例外。創新、創業課程如何設計才做到“學以致用”?

  毛基業:雙創其實對EMBA高管培訓方面有兩個影響:1.滿足企業家二次創業的需求。現在由于環境的變化,很多企業家都會有二次創業的需求,所以我們的課程設置會滲透一些相關的內容,能有利于他們的二次創業。2.培養創業心態。無論是在高管培訓、MBA教育還是本科教育上,創業創新的課程最根本之處在于對學生心態的培養。我們并不指望有了雙創課程之后,創業的比例增加了20%,這未必是件好事。這種課程最大的意義在于給學生一種用創業精神、創新方法去做好自己工作的心態。

  傳統教育模式不可取代

  HBR:近年來許多國際知名商學院都開設了大量工商管理碩士必修課之外的選修課程,包括人文、藝術、心理學等,人大商學院在這方面是否也有相應的改進?

  毛基業:我們的確做了一些調整,MBA教育過去太強調技術性和工具性。商科教育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培養領導力,領導力最核心的是價值觀的建立和思維方式的轉變。其背后是很多交叉學科的支撐,這些交叉學科其實主要是人文社會學科。人大商學院優勢之一就是可以利用人大深厚的人文社科沉淀,但這在以往的教學、招生和培養環節上反映得不夠充分。

  我們最近做了改進,給MBA學生提供彈性學制。比如有些學生希望快點畢業,有些學生想要多學習幾年。那些想要放緩學習進程的學生,在一年內學完必修課之后,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節奏在第二年、第三年選擇旁聽選修其他人文科學等課程。我們人民大學其實最大的優勢就是在人文社科,所以在最近幾年的課程改革里,特別是在選修課里加入了大量的人大優勢學科。從近兩三年的實踐來看,給學生的價值還是很大的。

  這點在招生方面也發揮了一些作用,由于最近幾年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北京地區的MBA報名幾乎是零增長,但是人大的MBA項目每年大概有30%-40%的增長,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我們有諸如互聯網金融這種有時效性的項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為學生提供了學習人文社科的機會。這個也是我們的差異化優勢。

  HBR:你特別強調互聯網+對教育的影響,也提到象MOOCs這樣的在線課程給教育帶來的改變,在人大商學院是否也開設了在線教育課程?

  毛基業:我覺得互聯網+ 對教育行業一定會有沖擊和影響。MOOCs就是互聯網+對教育產生影響的案例,但我不認為它會徹底取代傳統教育。我個人特別看好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就是學員在MOOCs上學習基礎概念,在線下課堂上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面授教育已經有二三百年的歷史,對于高管教育它的不可取代性在于,面授本身的價值不在于傳播知識,重要的是交流、解決特定環境下的問題。

  現在我們的老師已經開始制作2門MOOCs課程,下一步就是要將之和課堂整合到一起。由于我們的老師更了解中國企業情況,所以老師在課堂上會結合本土案例,進行解剖麻雀般的講解,以解決實踐問題。不過在制作這些教學視頻時,我們也發現,對于高管來說,讓他們持續在網上進行30分鐘以上的自學相當難,通常5-10分鐘的視頻最受歡迎,這也證明了課堂教學的不可替代性。

  本文有刪節,原文參見《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2017年1月《盡力弄懂中國管理——專訪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毛基業》。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