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无遮挡黄漫画在线观看网站,1316喷浆???直播,阿娇13分钟视频无删减mp4,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广告

歡迎來到EMBA招生信息網
當前位置:EMBA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新聞動態 > 正文

清華經管EMBA“開放流活動”首次展開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7-03-31 11:16:52
收藏 分享 評論(0)

  EMBA網訊:清華經管EMBA校長邱勇、黨委書記陳旭分別首次開設“開放交流時間”(Open Office Hour),與同學們面對面交流。

  實行開放交流時間制度是清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新舉措之一。為建立有溫度的校園文化,強化師生互動,促進跨學科交流,學校制定了《清華大學開放交流時間制度》,教師公布可以開放交流的時間和地點,全校學生沒有院系專業限制,都可在此時間到約定的地點與其交流。3月12日,學校發布《關于開展“開放交流時間”的通知》,附上全校68個院系和單位、1617位教師的開放時間安排表。

     清華經管EMBA開放流活動展開,清華經管EMBA

  3月26日上午,在清華學堂109教室,邱勇與16名學生圍坐一圈,進行首次開放交流。同學們有備而來,聊校園生活和建設,談學習和科研感受,請師長分享人生閱歷、傳道授業解惑。兩個多小時的暢談,同學們意猶未盡,校長也直言“很有收獲”。

  在交流中,社科學院的碩士生郭翔宇、新聞學院大三學生陳蘇婭分別關注了校園交通問題。材料學院大三學生崔勁松提出了課程免修制度和學生小組討論的相關問題。教研院碩士生呂玉欣關注如何在通才和專才的培養間尋找平衡,航院碩士生張大康則請校長指點如何度過畢業前的迷茫期。

  邱勇結合個人經驗回應說,“大家年輕的時候要把當下選擇的方向做深做透,其次才是做寬,對某一個專業深度學習的過程就是一種能力培養的過程。淺嘗輒止只能停留在知識層面,而且還不一定是完整的知識。現在學科交叉很重要,但一定要做深做透才能更好地交叉。兩棵樹怎么交叉?必須先是根往下生長,他們的根才會交織在一起”。“孔子尚且四十歲才‘不惑’,普通人有迷茫的時候是正常的。迷茫往往與選擇有關,迷茫分為兩類,一是對當下的迷茫,二是對未來的迷茫。面對當下的迷茫,既要相信那些我們‘敬重’的人,聽聽他們的建議,同時又要不忘初心,慎重思考后,最終自己作出選擇。未來的迷茫往往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過度焦慮,未來的不確定性并不一定是壞事,不確定性也意味著機會;你當下要做的是努力積累,越多的積累意味著未來會越有把握做出正確的選擇。”

  參加交流活動的黃成同學在事后表示,在交流中能深刻感受到校長非常愿意傾聽同學們的聲音。校長分享了個人成長經歷,提到向著大目標前行、不忘初心,不羈絆于細小得失的焦慮躊躇,要有信心、有準備地在清華園里扎好根基、發奮努力,這讓自己很受鼓舞。

  3月23日下午,在紫荊學生綜合服務樓學生學習與發展指導中心咨詢室內,黨委書記陳旭和同學們圍桌而坐,談現實與理想、現狀與未來、困惑與思考、個人與社會等多個話題,現場氣氛熱烈而活躍。

     陳旭,清華經管EMBA

  曹勝熙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基科班,目前是公管學院的博士生,也是清華大學研究生培養學生咨詢委員會委員。談起未來職業規劃,擁有多次出國交流經歷的他很希望到國際組織中就業。陳旭表示,清華鼓勵同學們去國際組織中實習和任職,也希望愿意去國際組織的同學們從志愿者做起,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在國際組織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命學院博士生李天一表示,以前自己和老師的交流很少,但通過與施一公老師的幾次交流,使自己受益匪淺。他認為,學校此次開放交流時間制度建立了一種溫暖的校園文化,能夠促進導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陳旭表示,前些年,學校開始推行導師制,希望有條件的院系實行導師制,此次開放交流時間制度打破了院系界限,讓學生可以和全校的老師都有交流的機會,以后學校將會不斷完善這一制度。

  曾支教一年的王媛媛是新聞學院碩士生,她的志愿也是成為一名中學教師。陳旭鼓勵她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在未來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的知識結構優勢和專業能力。

  熱能系2014級本科生余建希談到很多同學關注的學校大類招生改革。陳旭表示,大類招生的目的是大類培養,是為了適應寬口徑人才培養的需求,要打好基礎,進一步加強通識教育,這也對學校大類培養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清華經管EMBA開放流活動成員合影,清華經管EMBA

  在會后,王媛媛說,陳旭老師肯定了我的未來選擇,鼓勵我追求夢想,讓自己有了極大的前進動力。自己很喜歡這樣的交流,老師以他們的教學和生活經驗給予我們指導與幫助,這種形式的交流很有意義。曹勝熙表示,就自己個人的發展、困惑向陳旭老師請教,是一種向自己信任、敬愛的師長請教的美好記憶。老師們定期留出開放交流時間給全校同學,實在是讓同學們感覺“很棒”的一件事。

                            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