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網訊:12日,以“開啟商科教育‘聚力’新時代”為主題的新華網第二屆商學院發展論壇在京成功舉辦。清華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全國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清華經管學院EMBA《思維、決斷與領導力》授課老師楊斌表示,“越是在轉型期,商學院越是需要認真聆聽來自行業、社會甚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和人們的意見,改革創新現行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這樣才能真正深入服務好我們的國家創新驅動戰略、一帶一路戰略?!?/p>
在當下的商學院教育中,為什么更要突出倫理、突出綠色?楊斌做出了這樣的解答。他說,商學院所教育的人群,本身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影響有影響力的人,自身當然更應有使命感,有責任意識,不僅在校時立德樹人,更要思考如何讓學生在讀時期的探討與畢業后的實踐不變成兩張皮。他希望商學院群體能夠發揮創造力,使“行動學習”等生動有效的教學法更多采用,實戰色彩更加濃厚,代入感要強,真實地進入到學生內心,并將這樣的教育方式融入到課堂和人才培養的各種環節當中去。
德魯克曾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提到“管理是一個高度情境化的實踐”,楊斌強調,很多引進的舶來品在一段時間中對急需補課,補上科學管理短板的中國企業有所啟發、有所收獲,但最終中國的管理教育是要走一條融合提煉、自成一家的道路,正像德魯克所說“中國應該自己培養屬于自己的管理者,他們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并深深地根植于中國的文化、社會和環境當中,只有中國人才能建設中國。” 楊斌支持商學院參與高水平的國外認證,其目的不是為了貼個洋標簽,而是通過認證和再認證的過程不斷提升自己的辦學水平;同時,他也建議中國要積極發展自己的高質量MBA認證、管理教育認證,因為國際認證最終還是難以深刻把握和衡量中國特色。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一條國家正在積極推動的長遠大計,楊斌強調“風物長宜放眼量”,現在不應該用“雙創”的短期統計成果來衡量高校以及商學院“雙創”教育的成效,否則是嚴重的誤導。在如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下,楊斌認為“雙創”對商學院是有所提醒的,太看重考試分數的錄取辦法、太偏重理論的教學方式,都無法吸納和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的未來企業家和經營者,這方面教育體制和商學院兩方面都要進行相應的改革,讓“雙創”人才進得來門,真能成長,幾十年后,中國的商學院會因為這些創業者而得到僅僅培養職業管理人員無法得到的成就,企業、社會和國家更能從中得益。
社會的急速發展帶來了行業的解構,對于這一趨勢,楊斌建議商學院的培養工作不必追那些不斷產生的新崗位、新職業、新角色,反而要更“沉底”一點,從容一些,所謂“沉底”是指商學院的培養要從工具性的知識傳授轉變為更有框架性的認知和能力體系建構,為這些管理人才未來更廣的、更豐富的、更有演進性的職業崗位需求做好后勁準備。其中他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在今天商學院的教育中怎樣加強許多課程的人文性,“管理畢竟相當一部分是人學”,楊斌說。
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