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无遮挡黄漫画在线观看网站,1316喷浆???直播,阿娇13分钟视频无删减mp4,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广告

歡迎來到EMBA招生信息網
當前位置:EMBA > 長江商學院 > 新聞動態 > 正文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之大健康游學記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7-09-21 13:56:41
收藏 分享 評論(0)

  EMBA網訊:古有名醫李時珍,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訪名醫,嘗草藥;今有長江大健康班,跨越臺灣、美國兩地,拓眼界,取真經。和英國隊、美金班的游學記風格不太一樣,大健康班同學們非常具有“學究”氣質,一起來拜讀吧!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大健康游學感悟之一

  差異中謀發展,對比中尋機遇我的八大亮點總結

  文/王國梁 長江EMBA29期

  中進和平(北京)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沒有全民健康,則不會有全面小康。須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2016年八月中旬,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京舉行。會上習近平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并對健康產業及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全新定義,為之指明了方向。在全國健康大會召開一周年之際,與此同時,迎來了2017長江商學院EMBA選修課程暨密歇根大學健康方向課程。

  本次課程準確達到了同學們對健康產業的高度期待。通過對這精心安排的十天的課程體驗,大家深刻感受到了老師們的良苦用心,大多數同學感受到受益匪淺。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在國際對比中明確定位 ,在中外差異中尋求發展 ,在長江健康中思辨求真”是本次健康課程的主旨,同學們通過此次學習過程,提高了認識,拓展了思路,完善了理論。課程整體安排精彩不斷,驚喜連綿,共有以下八大亮點:

  ① 系統深入

  課堂教學與實踐走訪有機結合

  老師教授與同學互動相結合

  經典案例與系統覆蓋相結合

  此次健康課程選擇了臺灣、美國兩地授課,時間雖短,但學習了完全不同的醫療體系。美國的商業保險、臺灣的全民健保,中國的醫保體系,并通過對比對其有了清晰的認識,使之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醫改正在推進的醫聯體建設、雙向轉診、分級診療,加大醫保控保、控費等政策背后的邏輯及未來的醫政方向。

  ② 團建融合

  同學情,師生情,長江文化情

  首破冰,速相識,臺灣半日知

  學習的成效及課堂的氛圍與各位同學之間的互動與配合密切相關。首日抵臺的破冰臺灣捷運半日游,通過尋寶及拍照互動,使大家相互熟識。懷揣同樣的長江文化,更促使同學們迅速的進入了學習互動的狀態。

  ③ 長庚深刻

  長庚體系遍參訪

  驚嘆社辦醫體聯

  急慢分治體系全

  公益收益結合是關鍵

  長庚醫療體系,是臺灣本土發展起來的優秀民辦非營利機構,占據寶島三分之一的醫療市場,是公益性和收益性兼顧的優秀樣板。長庚醫療體系,對中國正在推進的社會資本辦醫有深刻的借鑒意義。通過參訪長庚林口、桃園、養老院、護理之家及質子治療中心,萃取了長庚體系在學科建設、學科設置及醫保結算、管理等方面的優秀之處。

  ④ 完美展示

  學習中思辨

  交流中展示

  厚積而待發

  佩服成就與才華

  在霍格骨科學術報告廳,學生代表與列席各位同學進行了針對中國醫療體系在醫保籌資政策等方面的交流和分享,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此同時,美國同行皆投來驚嘆目光,驚嘆于長江學子對中國醫療體系之了解,驚嘆于企業家同學優秀的講演,且驚嘆于中國 20 年來醫療改革取得的巨大進步。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⑤ 案例經典

  霍格骨科重價值

  醫院組織有新意

  心臟手術有高度

  團隊組合需嘗試

  本次課程安排由急癥至慢癥,由護理至養老,由醫療器械至藥品,由專科醫院至綜合醫院,可謂對大健康理念全方位涵蓋,且不乏諸多很精彩的案例。

  霍格骨科醫院為加州極其具代表性的專科醫院,其運營理念并非以床位數,年收入數額為準。而是憑借為學科進步創造的價值,為患者及社會創造的價值為基準。相對國內憑借床位數及年收入額衡量醫院所取得的成績,引發了大家對辦院理念的商榷和思考。該所醫院是由骨科醫生作為股東發起并成立專科醫院,并同簽約醫生共同組織醫院的學科建設,在當前醫改推進醫生多點執業的理念下有很強的借鑒意義。霍格另外一家以心臟手術為主的醫院,不僅能夠實現普通的心內介入手術,心外開胸手術,獨到之處便是可操作業界最先進的TAVAR手術,既傳統的搭橋置換半膜手術以微創的方式實現。同類型的手術在國內已存在 100 余例。國內科室分治對TAVAR手術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其需求心內科團隊、心外科團隊、麻醉科團隊、影像科團隊及護理團隊密切配合方可完成。這種醫療形式對我們現有的醫療服務的提升具有巨大的參考價值。

  ⑥ 理事合一

  課堂學習理思路

  參學走訪增眼界

  邊學邊看邊融合

  多思多問多見解

  此次健康班課程將課堂教學與走訪實踐相結合,課程中系統的將臺灣、美國的醫療體系由醫保籌資至醫療服務及醫藥投入做了對比和分析。尤其是Tom教授講授的美國醫療體系的改革,將 OECD 國家的醫療體系的系統分類及政策方向做出了詳細闡述,通過國際對比,明確解析了目前國際政策的方向。

  透過走訪歸來后的總結提問,了解到同學們在走訪中回顧了課堂之所學,開拓了眼界,通過觀察延伸了思考。并結合國內實踐情況,找到了企業的全新定位,拓展了原有的商業模式。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⑦ 師同遍兼

  課上課下老師同學

  授課參訪熱情激烈

  師亦友,友亦師,同學

  問而學,辯而獲,結業

  健康班此次課程以集體形式的生活學習相結合,同學中包含大健康行業的企業家、產業基金的投資者、從事工業的生產商、管理醫院的院長、即將跨界進入到健康行業的學員、大健康行業浸染多年的鼻祖、新鮮血液及跨界打劫者。大家擁有不盡相同的諸多觀點,在課堂提問中討論中,在課間的活動中,在參訪的過程中均進行著各式各樣的精彩討論。這次課程不僅僅受教于老師及教授,可通過參訪企業醫療機構進行學習,更重要的是于同學之間受教。通過討論和辯論得出夯實的理論,悟透參訪,對經驗進行沉淀。

  ⑧ 教投相連

  許多健康投資方面的同學,希望通過此次參學過程,能夠接觸更多的企業,并達成合作或結盟,甚至促成投資契機。最后一天的課程專程安排了加大耳灣分校的孵化器平臺的醫療健康項目與大家分享,從基因檢測至腫瘤篩查至眼科用藥,對此同學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及投資意向。此次健康課程中,學習美國的研發和投資體系,尋找投資的孵化項目,延伸產業鏈的價值,尋求差異化發展,教學與投資結合,企業與企業相連接,打破地域理念,研究市場與機會為突出亮點。此次健康課程收獲了學問,收獲了友誼,收獲了發展的機會,是大家一次難忘的游學經歷。必將使大家進行全新的思考,發掘出新的機會,開拓出新的產業。健康產業已被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們在民生保障到產業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大的空間去發展,還有很多的機會待發掘。以上既是企業家同學的希望,又是企業家同學的責任。應堅守為社會帶來極具價值的投資,以促進產業發展,滿足百姓需求,增進身心健康為目的。我相信也是我們這次參學的宗旨所在。

  大健康游學感悟之二

  學霸筆記課程要義大盤點

  文/梁亮 長江EMBA28期

  醫信科技創始人兼CEO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橫跨太平洋,相隔15個市區,共計12天的2017EMBA大健康游學畫上了句號。我們從同根同種的臺灣,到大洋彼岸的美國,向世界上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區求道和取經。一個字:收獲滿滿!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第一天的拓展讓學員們迅速熟識起來,并領教了臺灣捷運(就是大陸的地鐵)的四通八達和人性化。我們大健康班從24期的師兄到29期的師弟師妹們齊集。同學們原來都從事醫藥、醫療服務、醫療信息化、互聯網、金融、房地產、投資等各行各業,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理念,看好中國未來20年大健康行業的發展。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從第二天開始就進入了忙碌的學習環節。上午理論講授,下午參觀考察,完全是打仗的節奏,感覺比國內上課緊張多了。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讓每個人都可以近距離去了解自己最感興趣的。我所創立的“媽咪知道”,是線上結合線下的孕產育醫療服務平臺。所以我對于臺灣和美國的醫療體系,以及兩地醫院的實際管理運營經驗非常感興趣。感謝長江教授和班主任的精心設計安排,這次學習和了解的非常過癮。

  我把個人印象最深的講授和參觀筆記分享出來,讓大家來拍磚:

  臺灣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盧瑞芬教授@長庚大學)

  臺灣是single payer獨買獨賣,單一保險人(日本和泰國是做小整合--原來的保險還在,補充未覆蓋人群保險);

  原來是雇主和員工按照80%:20%分擔;現在是雇主、員工和政府按照60%:30%:10%(全球首創政府全民補貼);

  全民強制繳納的風險分擔(risk sharing)的能力比較強,同舟共濟的精神。

  補充性保險費針對6項非薪資收入收保費(一年多收到450億臺幣);也是一個創舉。

  臺灣你有工作要繳,你要養的太太和小孩你也要繳。但是日本、韓國和德國的保費繳納只針對有工作的人,沒工作的人不需要繳。

  總額支付制度:討論健保總額成長率(3-5%),包括非協商因素和協商因素。總額協商是有四大個協議:牙醫總額、中醫總額、西醫基層總額、醫院總額。

  臺灣全民健保使市場導向機制,競爭激烈:醫院極大化、醫院私有化、醫院集團化。

  財團法人醫院是非營利的醫院,沒有股東;社團法人醫院是營利性的,有股東。

  因為交通便利了(高鐵),結果是大醫院和診所的數量快速增加,但是中間的地區醫院沒有競爭力開始減少數量。

  1994-2014年:私人健康保險的賠付條件非常吸引力(為了賣更有利潤的人壽保險),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開始購買。

  現在最紅火的是皮膚科、復健科和放射科。原來的四大科變成四小科(外科、內科、兒科和婦科),因為醫生加班太累了。

  長庚紀念醫院(桃園長庚)參觀

  兩個四葉風車,讓每一個葉片和樓層都有充分采光和室外風景

  一樓和二樓的航空港設計,進港和出港分離

  10塊錢的健保收入會帶來2塊錢的自費收入(健診中心和美容醫學中心)

  睡眠中心/失智中心/醫學美容中心/體檢中心,設計非常有亮點,完全不像醫院。

  老年人長期護理(梁浙西教授@密歇根大學)

  中國一個婦女生育率1.5左右,臺灣是1.1-1.2;

  慢性病大幅增加:心肌梗塞、中風、COPDs、肺癌、糖尿病

  美國的平均護理年限3年

  美國長期護理支出2030億美元,占醫療支出8.7%;月支出中值機構照顧是社區照顧的6倍;

  大陸的目標是9073: 90%家庭照顧,7%是社區照顧,3%是機構照顧

  年輕人看病只有一種病,老年人看病一般是多種病并發

  療養院:美國有15700家療養院(照顧老人占比4.5%),中國如果對等需要60000家療養院(人口是4倍);美國每年費用82125~92300美金;個人自費占比29%,營利性機構占70%

  輔助生活機構:31100家,個人自費占80%,年37980美金

  家庭及社區長期護理:80%的老人是在社區的養老院。供應商數量12200家。自費10%,每小時19-40美金

  長庚醫養結合模式(長庚醫療體系行政中心龔文華)

  高齡化+少子化,從7%到14%(65+老人占比)西方用了60年,臺灣用了24年

  完整醫療照顧體系:急性+慢性+長期照顧+安養照顧

  長庚管理方法:給醫生一個保障薪水(14萬臺幣/月),沒有底薪+拆帳制度,讓醫生很重視病人,醫師會變成火車頭督促整個環節進步。

  長庚管理方法:責任中心制(一共2萬個員工,有13000個責任中心,每月1號出表,13000人一起看表做績效制度);電子病歷;醫師費制度PF

  長庚養生文化村參觀

  臺灣有22萬外勞做居家保姆

  每年看醫生的次數:臺灣人均看14次,大陸平均看4次

  2000戶只住了70%,還在虧損。

  護理之家:一樓是一個社區醫院,健保支付;樓上是失智和失能的人住,自費。

  做養生文化村很難盈利,但是可以帶活相關產業。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MTSan Antonio Gardens(美國養老機構參觀)

  Life Care Senior Community

  四大類型護理服務: Independant living(占85%), assistedcare(70 rooms, 其中11個失智),skillednursing(保險公司Medicare)

  月費3000美金,每年預算28M,共400多個房間

  50-60M美金的建設成本,10%的盈余目標,精算定價模式

  入住平均年齡76.9歲;平均入住10-15年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HoagOrthopedic Institute(美國骨科專科醫院參觀)

  JV是外科醫生集團和Hoag社區醫院合資的

  術前區域有18張床,9個護士每天

  手術室9張,每天20-30床手術,主要30個外科醫生,還有200多個多點執業醫生

  術后恢復區18張床,6-8個護士每天

  70張床位,膝關節和髖關節置換平均住院天數2天

  240個雇員,不包括醫生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在結課的倒數第二天,來自國藥的29期王國樑同學給大家做了國內醫療行業的專業分享。讓同學們得以更加深刻地對比中、臺、美三地的醫療行業不同和發展機遇。此處省略一萬字......(想了解中國未來十年大健康產業走向的,去請國樑同學吃飯)

  快樂的學習生活是短暫的,再次感謝長江李學楠教授,和三位美女班主任王婧老師、周子玉老師和安書嫻老師!

  大健康游學感悟之三

  小視野看大健康之行“3+7”收獲滿滿

  文/陳海濱 長江EMBA29期

  三個爸爸創始人、啟迪沙丘基金合伙人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我個人選擇大健康班是幾個原因一想全面看下國外的醫療健康產業。二是是我比較喜歡臺灣,臺灣的服務意識好,語言又通,人也不擁擠,在臺灣是個非常放松的地方。同時也比較喜歡美國西海岸,陽光、海灘,熱情的美國人和區域集中的科技企業氣氛。另一個原因是一起游學也是加深和同學友誼的最好的方式,長江同學情重,就是因為長江同學交互運營的好,讓大家沉淀在長江的時間多。

  三天臺灣,七天美國之行,收獲滿滿。

  好好享受了加州的陽光,及陽光一樣燦爛的同學相處的時光

  在臺灣和美國有兩個享受。一是,每天早晨在沒有PM2.5的地方跑步,我喜歡跑步,一是一種放松休息,跑步是從平時的思考焦慮中轉移出來的最好方式。二是我喜歡跑步后的感覺,渾身大汗后,洗澡喝茶都是享受,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三是在出差時跑步,是一種最好的了解當地環境的方法。每天早晨,我會沿著不同的道路跑,所以大部分時間,我沒有跟同學一起晨跑。感受最好的是在美國,酒店周圍環境非常好,沿著海或者路跑,不同的環境,不覺得累。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第二個享受和同學交流。平時上課時和同學的交流是有限的,白天上課,晚上喝酒,感情交流沒問題,能夠深聊的時間還是比較少。海外游學不同,有很多深度交流機會。或者漫長的飛機上,或者動輒一個小時的汽車路程,還有晚上的時間,聚餐,酒吧小酌,都是深度交流的機會。大王老師組織的破冰活動,在捷運上一個站接連一個站的蓋戳中,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了解了臺灣(否則我們很難有機會去經歷那么多臺北地鐵站,并留下有紀念意義的紀念戳)。每一次請客聚餐熟悉,都很快加深了同學間相互的了解。我發現同學中藏龍臥虎,有對行業有深度思考和實戰的專家,有不動深色屢屢投資成功,有著清晰簡單投資判斷邏輯的低調哥,有聰明智慧,商業感極好,有用又好玩的同學,還有深度了解人性,把隱秘人性底層動力運用的如魚得水同時大賺特賺的奇人等等。還有很多,每個人都不平凡,每個人都是一個故事,一本書,一個傳奇。

  大視野大邏輯看大健康,大醫療,認清本質,重新審視醫療創業及投資機會

  這次長江教授和密西根Tom教授及susan老師做了精心準備,課程客觀上我的收獲很大,參觀從微觀,講解從宏觀,跨界中國大陸、臺灣、美國三地的保險支付體系對比及醫療服務管理等。讓我從一個大的視野和邏輯角度看待大健康和醫療,清晰了很多。極大的澄清了我原來并不清晰,也沒有定論的一些看法。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比如,單獨做養老或投資養老很難贏利。在國內雖然大多數人一致認為養老是大機會,但實際上我們很少聽到單獨的養老投資成功案例。也聽了很多臺灣或者國外的案例和經驗,但一直有疑惑。這次參觀了長庚養老村(事實上目前并不成功),及美國養老機構(有文化差異,比如人們習慣住養老機構,且有的去世后會把財產捐給所服務的養老結構等)后基本得出結論。我個人總結的原因及結論是:1、我認為尤其在亞洲,以服務滿意為交付的商業模式都是有問題的,正如臺灣長庚的戴主任所說,每天被老人們的各種挑剔如”萬箭穿心”。必須產業鏈聯動(國內養老業,要不實質是地產或者旅游地產,要不如泰康是保險的附加品及促銷品),或者產品化,(產品化是符合付費形式的服務提供方式。王國梁同學一直強調必須產品化,我很認同。只是合適具體的產品化并不容易。)2、另一個角度,有價值的不一定符合付費習慣,能夠容易付費要么是剛需,要么是符合人性的本能動力。所以必須進行價值重構,即最好把容易付費的和有價值的進行結合,讓消費者不要。同行的楊建華的商業模式其實給了我一定的啟發)。比如泰康的養老中心和壽險的結合,類似這樣的重構,當人們決定購買有投資性質的壽險后,養老機構的設置很容易讓人們加大壽險等的投入。

  還比如:各地各國醫療效率和醫療控費的本質就是:保險付費機構和醫療服務機構的制度設計從而產生的博弈強弱問題。博弈過強,就會有效率損失,勢必會產生過度醫療,無效醫療問題,如現在的中國大陸。博弈不強就會產生監控不到位,效率不高,費用失控問題。所以各地各國的醫療改革都是在這之中找平衡,美國的凱撒模式就是一種嘗試。醫保機構對醫院的付費方式繁多,總額控制和DRGs是全球范圍內應用最廣泛的兩種:中國正在進行的基于醫保控費的GRDS改革,管臨床路徑按病種付費,保險支付商業化托管等都是非常積極的改革嘗試。參觀霍格骨科及霍格醫院,是美國的醫療及保險體系在微觀上的案例,及聽教授全面分析,同學各抒己見,一場思想盛宴。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此次健康班課程將課堂教學與走訪實踐相結合,課程中系統的將臺灣、美國的醫療體系、醫保籌資、醫療服務及醫藥投入做了對比和分析,并介紹了的美國醫療體系的改革。通過國際對比,解析了目前國際醫療及保險的政策方向。

  健康班里藏龍臥虎,同學之間也是互相的老師

  這次意外的驚喜就是同學中高手很多,醫療健康行業企業家、產業基金的投資人、行業專家、跨界經驗者等。比如國藥的王國梁同學、陳建恒同學、高特佳投資的張巍同學、自己擁有大型醫院的賴建輝同學、原來是醫生后來做醫療流通領域的王濤同學、媽咪知道的梁亮同學等都是各個角度的行業專家。

  在霍格骨科醫院學術報告廳,參觀后,由健康班五個組的代表分別從不同角度做了中國醫療行業的解讀,專業而深刻,不僅健康班同學,美國專家也有很大的收獲。

  在臺灣的第一天課,健康班同學王國梁向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后,我就意識到同學之中有高人。后來不斷交流,發現他是一個對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有清晰邏輯認識的行業及投資專家。之后更多的同學開始不斷認識到且和他交流,國梁成了健康班業余輔導員。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課程的最后一天,在同學們一致要求下,王國梁同學(圖中)做了中國醫療健康市場的全面分析,從按病理分期的健康管理、臨床、康復;從按產業分的,工業、流通、醫療服務、養老康復、旅游結合等5大板塊,對每個板塊的邏輯、機會、在產業鏈中的地位進行了分析。并從中國醫療改革進程中所將產生的投資機會做了分析。

  如對比工業領域中美醫療器械的巨大差異,從而得出主要在影像、體外檢測、高質耗材三個方向的醫療器械的投資機會。

  對比中美流通流通領域,以及在流通流域的兩票制、取消藥品加成的改革,指出中國流通領域集中化大洗牌的趨勢,并同時必然產GPO采購服務和PPM服務的市場機會。

  醫療服務領域,基于社保控費的DRGS改革、社保商業化托管等會大幅提升支付的管理效率的改革,會大幅改變醫療服務多個方面。國梁建議,民營資本別輕易投綜合性醫院、別單獨投養老,獨立的養老機構,如果不是保險公司就別干了。他還用自己一個所投案例說明了大醫院怎么投?把綜合中心區域分為三部分:辦公、公共醫療部分(同時開放為可能的其他醫療機構服務)、和重癥監護,圍繞重癥監護設立心血管、呼吸、骨科、口腔等能夠贏利的中心,各中心向上和醫生集團合作,向下和社區合作。急癥、燒傷等公立醫院有的保障性項目都去掉。如果投資專科醫院,一定和產業鏈結合,進行縱向投資。

  他認為,未來20年,醫藥大健康微笑曲線的兩端,一端是工業:藥品、器械等主要靠技術推進。另一端是醫療大數據,醫療大數據的應用,分別在上游醫保控費、中游對政府社區合作,對患者、醫院對診療有關的如影像等,對藥廠、醫療器械商等會有不同的價值。醫療服務是微笑曲線的中段,下端是商業流通。

  聽了國梁同學的分享,及和其他有專業能力的同學的交流,內心基本明白,如果做醫療創業和投資,同學就是導師,和他們一起,成功概率會大增。

長江商學院EMBA海外選修課

  當了一次投資人,和美國的醫療創業者面對面交流

  最后兩天的課程校方專程安排了參觀加大耳灣分校的孵化器,并邀請部分醫療健康項目路演并與大家分享,從CTDNA液體檢測、放射藥物、智能陪伴機器人乃至眼科用藥等。有幾個小感受:一是美國的創業者平均專業素質還是比較高,當然可能和醫療行業有關。二也許是民族性格特征,雖然項目還很初期,但美國創業者表現得比較自信,這點可能和中國內斂的性格不太一樣。三\中國在科技創業方面和美國開始接近,而資本實力方面也比較自信了。之后午餐的共同交流,我自己也有意識建立了和美國創業者的私人友誼,以后相互溝通及時了解美國科技創業信息,也是一種收獲。

  海外課結束了,盡管不能說完美,但我自己感到收獲很大,不虛此行。首先系統的了解了國內外醫療及保險情況,參觀的幾個典型醫療及養老服務機構從微觀上強化了對醫療大邏輯的理解。其次,和同學老師包括美國創業者加深了友誼,同學亦師亦友,對以后的事業及學校價值都很大。我覺得長江的價值之一就是同學交流價值,長江老師也在有意努力創造這種氣氛。老師們都很用心努力,一起度過了難忘的10多天。

  同學感言

  苑永濤 EMBA28期

  上海市盛蘊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很榮幸與這么多優秀的同學一起赴臺灣、美國游學,期間同學們的互幫互助、老師班委組長們的努力付出、教授們認真的演講以及大家聚會時的酣暢淋漓,仿佛就在昨天。

  這次游學,讓我對臺灣和美國的醫療體制有了基本的了解,結合國內醫療的現實狀況,談幾點自己的收獲:

  一是相比臺灣與美國,中國的大健康產業有更大的發展潛力與空間,是較好的進入時期;

  二是這個領域有很多的點可以切入,但對未來要抱中長期打算,尤其是純粹的養老項目,更需認真思考商業模式與贏利周期;

  三是中國的公立醫療正處在開放的前夜,無論混合所有制、PPP、融資租賃還是醫院現有項目的集約化經營,都有龐大潛力足以支撐一批成規模的公司出現,在專業問題能解決的前提下,我們長江的兄弟姐妹們一定會在這個領域有穩穩的收獲!

  最后懷念不如相見,希望能有機會組織大家再聚,也希望大家互相之間能加強聯系、合作共贏,讓我們成為大健康領域新的力量!

  文/長江商學院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