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網訊:[2017年12月中國北京]日前,長江商學院及閻愛民、朱睿兩位教授分別獲頒“2017年度中國公益企業”、“中國企業社會責任2017年度責任人物”、“2017年度中國公益人物”三項年度公益大獎。該獎項由國家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時報》社評出,分別在“2017中國公益年會”、2017(第七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卓越獎頒獎典禮等公益年度盛會頒發,是中國公益界的權威獎項。
上圖:閻愛民教授榮獲“中國企業社會責任2017年度責任人物”
中圖:長江商學院獲頒“2017年度中國公益企業”,是唯一一家上榜的教育機構、商學院
下圖:朱睿教授當選“2017年度中國公益人物”
在獲獎的“2017年度中國公益企業”中,長江商學院是唯一一家獲獎的教育機構、商學院。誠如頒獎詞中所描述:長江商學院“因其公益行為的影響力、創新性、發展性、公信力和企業多年履行社會責任等綜合特質成為企業公益的代表者?!遍悙勖瘛⒅祛晌唤淌谝蚱洹皞€人年度公益行為的影響力、持續性、美譽度、號召力等因素,不僅在其所屬行業有所建樹,更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組織或參與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公益活動”而獲頒殊榮。
項兵院長感謝公益界對長江的認可,表示發自內心的自豪!他說:“長江商學院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創辦,自成立之日起就擁有天然的公益DNA和社會責任感,從創辦第一天起,就把培養具有人文精神、家國情懷和社會擔當的企業家作為自身的使命。2002年首創設立“長江公益獎學金”,資助公益組織領導者學習專業管理知識,提升公益管理能力;2005年,全球首創性地將人文課程系統地引入管理教育;2010年,全球首家為EMBA學員開設48小時公益學時必修課,所有EMBA 學員必須完成48小時公益學時才能畢業;2017年,又把公益學時制度推廣到學院所有學位項目中……長江希望通過一系列管理教育的創新能改變長江一部分人的思維,使得他們在視野、在格局、在擔當、在責任方面,有一定的提升;希望長江校友有更多的人文關懷和社會擔當;不僅捐獻自己的財務力量,更為重要的是將管理經驗帶入公益實踐,提升公益有效性;在考慮商業決策的時候,也會考慮人類真正未來的長遠利益。這可能也是長江作為商學院和任何其他商學院不一樣的差異之處。面向未來,長江商學院希望在培養具有人文關懷、家國情懷和社會擔當的企業家方面持續探索、實踐;對社會責任做出前瞻性的思考,不僅為推動經濟進步、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對社會進步、社會和諧、社會創新也作出全球引領式的探索!”
長江商學院管理學教授、政府關系及校友事務副院長閻愛民在獲獎感言中說到:“我個人拿這個獎受之有愧,但如果看作是對長江商學院在過去為促進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和公益事業發展所做的一點貢獻的認可,我非常欣喜和感謝。我愿意看到在不遠的將來,中國有一大批企業,尤其是長江校友的企業,能夠完成一個從利己到利他,到利眾生,到利社會的心靈的升華?!?/p>
“這個獎項意味著學術界對公益事業的貢獻正在得到更多的肯定。”長江商學院EMBA項目副院長、市場營銷學教授、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朱睿發表獲獎感言說到,“因為公益需要的是愛心和智慧的結合,缺一則不成其為真正的公益。愛心點燃了公益的火把,智慧可以讓這個火把持續地燃燒。學術的洞察和研究方法可以讓公益更加有效,系統?!?/p>
同時,共有10位長江商學院校友當選“2017年度中國公益人物”。他們是:EMBA16期王振耀、CEO首期王兵、EMBA29期黃曉明、CEO首期牛根生、EMBA27期姜瑩、EMBA26期竇瑞剛、CEO5期黨彥寶、CEO7期張揚、EMBA18期何寧、EMBA31期王克勤;12家長江校友擔任董事長或一把手的企業當選“2017年度中國公益企業”,分別是:傳化集團、伊利、唯品會、安踏、山水文園、紅星美凱龍、VIPKID、致達科技、弘高創意建筑設計、輕松籌、魚躍科技、深圳中天元等。
從公益1.0、2.0到3.0
長江商學院“知行合一”的公益實踐
在2017(第七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卓越獎頒獎典禮現場,閻愛民教授發表題為《從長江商學院的公益實踐看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變遷》的演講,分享了長江商學院十五年來在公益理念和實踐方面的探索與創新。
閻愛民教授首先以美國學者Andy Hoffman有關企業在兼顧生產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為例,以歷史經驗說明,環境保護等問題,單憑法律制裁、政府法規、社會道義等手段是解決不了的,只有當企業把社會責任融入企業戰略,把承擔社會責任,推動公益發展作為自身業務模式的一部分,只有這個時候,社會責任對于企業才真正起到了一個內生的激勵作用。簡言之,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個用企業自身利益做杠桿的機制,從激勵效果的角度來看,更為有效。
2017(第七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卓越獎頒獎典禮現場
閻愛民教授分享長江商學院的公益實踐與創新
閻教授重點回顧了長江商學院15年來“知行合一”的公益實踐歷程。他從長江公益1.0模式、2.0模式,再到3.0模式,全景式介紹了長江公益。
公益1.0模式(2002-2010年):自發公益。
以長江同學自發的、無組織的、捐錢捐物為主。2008年汶川地震,長江校友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捐資4.3億元,占中國企業捐款7%。閻教授形容此階段為“游擊戰”,四面開花,基本上打一槍就換一個地方,沒有長久的持續力。
公益2.0模式(2010-2012年):項目公益。
開始注重資源整合和公益品牌的塑造,通過“市場化+項目化+品牌化”的方式開展公益。閻教授將此階段形容為“陣地戰”?!皩W⒁粋€項目,連續幾年地資助,使它能夠長遠地發展,比如長江紅領巾書屋、希望小學等一系列的公益項目,我們一直跟隨了好多年。”截至目前,長江紅領巾書屋已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落成745個,項目受惠人數超過26萬人。
公益3.0模式(2013年至今):平臺公益。
開始注重公益理論的創新,研究如何將公益與商業相結合,探索以商業模式做公益。 “建立一個平臺,使這些貧困地區或某一個事業產生造血機制,真正做到授人以漁,這是我們要實現的目標?!遍惤淌谡f,“善果.枸杞”項目和“領航井岡”企業家高級研修班項目是這一模式的代表。
“善果 . 枸杞”項目是長江商學院以商業模式做公益的一次成功實踐。長江校友在學院組織下,幫助甘肅酒泉瓜州縣銀河新村善購枸杞、精準扶貧。校友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為村民搭建枸杞銷售渠道;幫助他們設計品牌、包裝、傳播,解決農戶枸杞銷售難的問題;幫助貧困農民持續獲得更好的、有尊嚴的經濟收入,最終實現自主脫貧。截止目前,長江校友善購金額超過334萬元,銀河村558人名低保農戶直接受益,戶均增收4631元,年收入提高35%。
“領航井岡”企業家高級研修班項目由長江商學院與江西省吉安市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90周年之際聯合推出,致力于通過長江的商學管理教育,助力地方企業的創新驅動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同時也是長江商學院支持老區發展、振興老區經濟的實際行動。“這個項目獲得當地企業家的極大歡迎?!遍惤淌诒硎?,“除了企業家培訓以外,我們也在想拓展支持老區發展的其他項目?!苯涍^一番調研,長江商學院發現當地有一種名為“狗牯腦茶”的特產,產品不錯,但受限于產業鏈的問題,一直發展不起來。長江決定復制“善果”模式,推出“善茶”,希望通過專項資助江西吉安狗牯腦茶的生產與銷售,幫助當地茶農以茶脫貧,實現期精準扶貧,這也是長江的‘用商業模式做公益’理念的又一體現。
2017(第七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卓越獎頒獎典禮現場
閻愛民教授分享長江公益實踐創新——長江公益善果枸杞項目
“在長江,我們EMBA項目每個年級每個班開學第一課就是‘公益第一課’,我們力圖從學員入學的第一天起,就把公益和社會責任融入他們的血液當中去?!遍惤淌谡f:“截止到2017年,有2500多名長江EMBA學員參與了學院組織的各類公益實踐,募款超過6000萬元,總共貢獻了超過了12萬小時的義工時間,共舉行 900 余場公益活動,涉及教育、扶貧、環保、救災、醫療、助殘等多個公益領域。公益,已成為長江人學習和生活的方式。”
行為科學助推中國公益
朱睿教授是長江商學院《公益創新與企業可持續發展》課程創始人。她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公益理論:“最好的公益是用商業模式做公益!”她說:“長江商學院希望倡導的精神就是:以智慧的頭腦做公益,用商業的模式做公益。”主辦方在授予朱教授“2017年度中國公益人物”的獲獎辭中這樣寫道:“朱睿教授提倡‘用商業模式做公益’,從學術角度對公益理論進行研究,從而讓公益項目的運作更加富有成效。公益的起點就是找到真正的需求。公益能夠走多遠,在于‘授人以漁’!
“2017中國公益年會”
朱睿教授發表演講:《行為科學助推中國公益》
在“2017中國公益年會”上,朱睿教授發表題為《行為科學助推中國公益》的演講,從學術的角度為公益產品的設計提出了新的思路:行為科學可以助推中國公益!
朱教授介紹,行為科學是通過科學的方法研究人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的行為規律,通過掌握這些規律和特點來設計和助推公益實踐和公共政策,可以有效地提升效率。朱教授通過分享幾個案例,生動地說明了善用行為規律特點如何有效助推公眾的行為選擇、提升公益善款的募集效率、巧妙地幫助貧困家庭提升收支管理能力。
朱教授還介紹了自己正在進行的研究項目——《偏遠地方孩子的心理健康》。 研究發現,偏遠地區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比物質問題更難解決。衡量孩子心理健康的一系列指標中,閱讀的喜好與程度很值得關注。喜歡閱讀的孩子往往更自信,不那么孤獨,不太容易有偏見,喜歡助人,更愿意去分享。因而,研究出一定的方法,可以讓更多的孩子通過閱讀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我希望通過這樣的分享讓更多人可以了解、認識、接受行為科學??梢宰屢恍W者和業界、政府有更多的合作。讓我們的公益可以不僅有愛心而且可以有更多的智慧?!敝祛=淌谡f。
無公益,不長江!“愛、奉獻、人文關懷、家國情懷、社會擔當”這些遠遠超越傳統商學院關注的主題,恰恰是長江商學院一直倡導的精神,是長江商學院的公益DNA所在!“面向未來,更多的社會問題需要通過社會創新來解決。收入與財富分配不均、社會流動性下降以及可持續發展等三大社會問題的解決,僅僅靠政府是不夠的,僅僅靠企業也是不夠的,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的良性互動,需要重新建立政商關系和重視社會創新?!表棻洪L說,面向未來,長江商學院將一如既往地倡導人文關懷與社會擔當,支持社會創新、促進社會進步!
文/長江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