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們在教學培養方案上展開新一輪升級探索。針對EMBA學科交叉融合的特點,我們將著力開發系列新課,以課為禮,誠邀EMBA校友重返南大精彩課堂!
第一期
喜馬拉雅FM精品榜課程的
陳昌凱教授帶來跨界課程
——《社會心理學》
南京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心理師、注冊督導師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青年工作者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江蘇省社會心理學會副秘書長
《心理學與生活》榮獲Coursera全球慕課(MOOC)最受歡迎課程Top5、當選南京大學“我最喜愛的老師”。主要從事社會心理學和咨詢心理學方面的教學、科研與實踐工作,一直致力于普及與傳播心理學知識。
中國文化著重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這些關系正是本期《社會心理學》課程的焦點所在,將為您應對商業世界的各種人際互動帶來諸多裨益。
全新的跨界課程
在課程準備階段,我們與陳昌凱教授共同研討課程設計,來看陳教授如何精心打磨這門好課。
這門課,我將如何講授?
它不神秘,很生活。我會從“日常”入手,通過大量的生活事件分析,向學員解釋那些司空見慣又迷惑不解的現象,以及現象背后隱藏的心理學機制。
它不深奧,有體系。我會將多年研究成果,從社會思維、社會影響、社會關系三個層面進行梳理和勾勒,幫助學員全面認識心理學,逐步培養心理學的思維角度。
這門課,學員將收獲哪些啟示?
人總是生活在社會當中,管理本身、管理的過程,都是在與人發生接觸。而《社會心理學》課程的妙處在于——它恰恰探討了社會交往中所涉及的自我、他人與團體。
【1、如何認識自己,了解社會】
“耳聽為虛,眼見也未必實”、“刻板思維、刻板印象,可能破壞與他人的交往”……我們看人看世界都是非理性的,而我將幫助學員洞悉自我,真正理解人性。
【2、外界力量如何影響我們】
人的行為不單純受個人意志制約,外界信息疊加亦會產生影響。我們可能變得“不由自主”,也可能極力“說服他人”,如同好的廣告能觸發顧客的購買欲望。通過此課程將了解哪些因素會產生影響,如何在社會交往中把影響運用得當。
【3、如何與他人互動】
在管理趨于扁平化的今天,“組織能力即是關系能力”。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悲喜情緒、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可能正被與團隊成員互動的問題困擾。該如何建立良好關系?在這門課中,學員將找到答案。
全新的授課形式
有別于EMBA傳統的每月集中授課3-4天,此次課程采用連續3個“周五+周六”來構建完整的教學體系,報名成功的學員需要全程參與。時間上是一次挑戰,但這種全新嘗試,相信會帶來別開生面的教學體驗,并有助于學員連貫性系統化學習。
如何報名
上課日期
3月16日下午&晚上+3月17日上午&下午
3月24日下午&晚上+3月25日上午&下午
3月30日下午&晚上+3月31日上午&下午
連續3個“周五+周六”是完整的教學體系
報名成功的學員須承諾全程參與
上課地點
南京大學商學院安中樓
誠邀20位校友共同學習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