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的全球蔓延和油價崩盤導致全球經濟衰退。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產需求大幅飆升。在加入這一瘋狂的投資熱潮之前,投資人有必要了解關于黃金的五個要點,避開盲目跟風的風險,實現理想的回報。
當前新冠病毒的迅速蔓延再加上石油市場的崩盤,引發了全球經濟衰退。在這種背景之下,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產需求大幅飆升。
如果你也對投資黃金躍躍欲試,來自交易商的消息可能會令你失望:實物黃金已經脫銷了。
不過,在加入這一瘋狂的投資熱潮之前,投資人有必要了解關于黃金的五個要點。
一、投資目標
就像投資股票、債券或房地產一樣,首先要有明確的投資目標。明確目標有助于投資人在各種投資方案中做出符合自己需要的選擇。
從歷史上看,黃金價格與股票價格的相關性不高。當股票處于牛市時,黃金的表現往往弱于股票。當股市暴跌時,黃金價格會趨于上漲。因此,黃金可以作為一種多元化策略加入到投資組合中,以降低資產波動性,并在長期獲得穩定的回報。
由于黃金享有“避風港”的盛譽,因此可作為個人財富保值的手段。持有黃金還可以作為法定貨幣大幅貶值的對沖工具。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許多亞洲國家的貨幣突然暴跌,以美元計價的黃金被用來對沖迅速貶值的貨幣。如今,黃金可以在全球金融市場上全天候交易。
市場投機者希望從金價的波動中快速套利。他們的投資期限通常很短,從一天到幾周不等。他們通常不會選擇實物黃金,而是更傾向于黃金期貨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因為后者的流動性高且交易便利。
二、儲存
金條可以儲存在家里,銀行的保險箱中,或者在黃金經銷商處。每個選項皆有利弊之分。
對于看重隱私、不信任其他機構持有其財富的投資者來說,家庭儲存頗具吸引力。不利之處包括盜竊風險以及無法在金價突然飆升時迅速清算資產來獲利。
盡管銀行的保險箱能保障隱私和安全,但值得信賴又可靠的機構很有限。投資者還必須支付一定的保管費。
經銷商的倉儲服務的最大優勢是便利。投資者無需擔心運輸風險,交易變得輕而易舉。然而,防范經銷商的破產風險很重要。為此,投資者應尋找值得信賴的經銷商,并將自己的金條與經銷商的庫存分開。
三、金條 VS 金幣
最常見的形式是金條。它們是由999純金制成的長方形金塊,重量從1盎司到1公斤不等。金條交易起來很方便,因此吸引了政府、機構和私人等各類投資者。
金幣在許多散戶投資者中更受歡迎。它們通常由政府機構鑄造,以此保證黃金的含量、重量和純度。其中美國鷹洋金幣、加拿大楓葉金幣、英國不列顛金幣和中國熊貓金幣比較知名。部分金幣因其稀有性和獨特的設計還具有錢幣收藏價值。
四、紙黃金
如果投資者覺得持有和交易實物金屬不夠方便,可以考慮黃金ETF。SPDR黃金信托和iShares黃金信托是兩個最常見的選擇。這兩只ETF均以金條為背書,會密切追蹤金價的走勢。
其交易方式類似股票,具有極高的流動性。就防范市場波動和通脹風險的價格保護而言,購入它們相當于持有金條。
中國大陸目前有華安、博時、易方達、國泰,華夏、工銀瑞信、前海開源等7支黃金ETFs。其中,華安黃金(518880)的規模最大。
購買上市黃金礦業股票也是另一種選擇。然而,大多數大型礦商也開采其它貴金屬,因此持有這些股票不等同于持有黃金。礦業公司的股價并不一定隨著黃金價格而變動,有時甚至與金價的走勢相反。
五、謹防風險
黃金投資存在風險。金價不僅由正常的供求關系所決定,還受到外匯風險和投機力量的影響。
例如,在最近由新冠疫情危機引發的極端市場波動中,金價在3月9日至18日期間暴跌11.78%,部分原因是美元同時大幅升值。此外,如果投資者在2011年或2012年金價見頂時買入黃金,他們將遭受巨大損失。
總而言之,黃金可以作為對沖市場波動和通脹風險的工具。它在過去5年里達到了5.81%的年化回報率,過去15年的年化回報率為8.85%。因此,黃金可以作為多元化投資組合的一部分。
控制風險的關鍵是避免在市場動蕩最嚴重的時期高價買入黃金。與市場上流行的普遍看法相反,一個好的買入時機往往是黃金“不被看好”且價格較低的穩定時期。
文章轉自施永豐談投資,2020年4月30日
原題為“黃金投資:你不可不知的五個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