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无遮挡黄漫画在线观看网站,1316喷浆???直播,阿娇13分钟视频无删减mp4,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广告

歡迎來到EMBA招生信息網
當前位置:EMBA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精英校友 > 正文

學員故事|新國大EMBA第28盧菲婭:堅守20年的傳奇公益之路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20-04-16 14:41:04
收藏 分享 評論(0)

  2020年,一場疫情打亂了原本平靜的生活。在這場全球攻堅戰里,有許多動人心弦的感人事跡,也有太多默默奉獻著的普通人。我們為一線醫生的舍己救人、身體力行的堅守而感動,被一線的記者們探尋真相、傳遞真情的信念所鼓舞。

  在這場戰“疫”里,國大中文EMBA的同學校友們時刻關注疫情的變化。這一過程中,離不開每一位同學的付出,更離不開一位同學的發起和對公益的專業態度。她,就是盧菲婭,現任云九資本公益創投總監,專職從事公益近十年。疫情洶涌來襲之時,正是菲婭在第一時間的號召與奔走,開啟了一場同心攜手的愛心接力。

盧菲婭學員簡介

初見菲婭

  2019年3月,我們在EMBA入學面試時,第一次見到盧菲婭。她告訴我們,“之所以選擇國大,是因為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排名第一,既然真心想學習,就想遇到名校最強的教授團隊和資源。”

  初見其人,除了干練、沉著的職業女性形象之外,雙眼中閃爍的光亮與神采更能讓人觸摸到秀氣的外表之下蘊積的力量,令人渴望了解她的內心與過去不平凡的經歷。

新國大EMBA第28盧菲婭:堅守20年的傳奇公益之路

  菲婭從2001年回國參與孤兒院走訪,給重病兒童募集醫療善款,到2010年正式投身公益事業,2011年聯合創辦廣東省麥田教育基金會,將其由民間草根公益組織轉型成為民政局注冊認可的非政府教育基金會,當年被南風窗報道為國內首例。

  數年間,以助學志愿者的身份四處走訪貧困山村,為留守兒童的教育奔走。如今麥田志愿者團隊已經開枝散葉,遍布全國22個省4個直轄市,人數已逾10萬人。2013年,菲婭又在麥田教育基金下發起“愛的小屋”專項種子基金,6年來孵化超過55個公益項目。

鏡頭與心的距離

  菲婭的職業生涯始于廣告、公關行業。其專業背景也讓她的公益活動體現出別具一格的思路。面對無數亟待幫助的孩子,個人與單個組織的力量不過是滄海一粟,更重要的如何結合媒體和記者的采訪和報告,將大山困境全面、系統地展示于公眾,尋找可行的解決方案,呼喚政府、企業與社會大眾的廣泛援助。

  她策劃和組建了以調查記者、地理學家、科學家、教授等專業人士的“影像扶貧”團隊,在新疆、甘肅、貴州、四川等地兩年內進行了累計6個多月的調研,她和團隊成員行走于10多個市縣的72個村落,探訪了200多戶家庭,并長期跟蹤記錄其中的74戶貧困家庭。

  大涼山昭覺縣的懸崖村、甘肅定西的拆遷危房、牛欄江峽谷的溜索村、貴州畢節的留守兒童,這些平時外人足跡罕至的貧困地區,似乎已被整個世界所遺忘,卻通過影像扶貧團隊以文章、圖片、短紀錄片或視頻故事等多種方式的記錄,通過眾多主流媒體、互聯網平臺的海量傳播,將貧困地區的生態與困境完整地呈現于億萬觀者的眼前,獲得政府與社會各界的關注與助力。

驚心動魄的幫扶之旅

  探訪懸崖村的經歷令團隊尤為難忘。昭覺縣支爾莫鄉的阿土勒爾村地處海拔1600米的山坳里,村民們進出村,需要爬行掛在落差800米懸崖上的13級218步藤梯。藤梯是樹棍、樹藤、鋼絲的組合體,爬起來搖晃不定,頭頂有落石,腳下是深谷,雨天濕滑時更是步步驚心。

  菲婭與她的團隊在2016年首次報道勒爾村,又在2018、19年深度走訪與之相鄰的瓦伍社和特土社。是他們的記錄,讓社會各界認識了一群每天爬藤梯上下學的孩子、扛著6米鋼管飛檐走壁修天梯的村民、以三個蜂箱拼未來的孤兒三兄弟、能背50斤重物的13歲獨臂女孩。

  這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圖景,讓來自全國的熱心人慷慨解囊,對騰訊公益平臺上的懸崖村助學項目的捐助如潮水一般涌來,也迅速得到了當地政府、乃至中央的高度關注,前后撬動了政府及社會各界高達7億的資金,讓懸崖村舊貌換新顏:藤梯被鋼梯替代,4G網絡與電網全面覆蓋,新校舍不斷落成,生存環境惡劣的村落中的農戶易地搬遷,可通過改善交通條件脫貧的村落則有產業扶貧項目落地開花。

  說起懸崖村天翻地覆的變化,菲婭的興奮與欣慰溢于言表。但是對于聽者,卻頗有細思恐極之感,難以想象面前的都市女性,能夠多次走訪條件艱苦貧瘠的鄉村,能夠漫過泥濘的河水和艱險的高山,能夠忍耐蚊蟲叮咬。只為了讓更多的大山孩子們可以留在學校,通過知識改變自身的命運。

  讓我們跟隨著她們的足跡感知這些大山深處、云端背后的深重苦難。如此深切的關愛,所需要的是內心的純凈與善念,更需要無限的勇毅與果敢!

  對于菲婭,懸崖村的故事并非獨一無二的經歷。在云貴邊界的牛欄江峽谷,我們又隨著菲婭與其團隊的艱險跋涉,走過了每天往返7小時溜索穿山過江的上學路,認識了每天爬20公里山路、為省時間與羚羊一起攀巖的學童。

  爬升千米的溜索、星夜攀山的孩子讓億萬人動容,菲婭的團隊聯動騰訊公益,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發起的公益項目《助力孩子最難上學路》引起了廣泛關注,國務院與貴州省也促進當地政府投入巨資,前后撬動2000萬資金,讓上學難成為了歷史!

  《懸崖村》、《溜索村》等系列報道均成為了近年來中國扶貧的熱點新聞事件,也是中國精準扶貧最具代表性的事件。獲得了中國新聞界多項至高榮譽,以身臨實境、滿懷誠意的調研展示最真實的問題,借助大眾傳媒的力量與自身的人脈來引領、召集全社會的關注與支持,讓千萬人的關懷涓滴匯成了江河。

  結語:

  聽完盧菲婭的故事,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不僅被她的愛心所感動,也為她不斷突破自我的執著而心生欽佩。她告訴我們,做公益不僅需要愛心和熱情,更需要專業的態度與恒心。

  行萬里路,也要讀萬卷書。她曾在美國著名的The Philanthropy Workshop,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高級慈善領導力等眾多項目學習研討公益事業的管理模式。也曾親赴印尼,印度、尼泊爾、古巴、美國考察成功的公益項目,不斷積累管理經驗。

  談到來讀EMBA最大的改變,她直言不諱的說:最大的轉變是覺得對生活重新充滿了熱情,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終身學習計劃也非常感染我,好像馬上有了活到老學到老的機會和推動力。

  所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領導力、責任感、號召力,這是28班同學們對菲婭的評價,她的公益傳奇也處處體現著這三種卓越的企業家特質。以愛心凝聚共識,將溫暖持續傳遞。傳奇必將延續,我們愿與菲婭同行。

圖文/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官方微信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