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網訊:剛過夏至,鷺島已經開始進入悶熱的暑夏,好在海棲堂上有陣陣海風吹來,吹落了從各地趕來這里參加活動同學們身上的暑氣,也吹走了工作一周的辛勞。2017年6月23日晚7:00左右,20多位藝術團和讀書會的同學來到海棲堂參加"生如夏花"朗讀活動。本次活動由廈門大學EMBA鴻雁藝術團和讀書會聯合舉辦,節目豐富多彩,短短的時間就準備了十四個節目。
一段古箏“高山流水”后,主持人張珺瑛上臺開場,愿每一位同學通過朗讀這種形式,讓自己的心靈之花盡情綻放。第一位朗讀者是被稱為“郭老”的郭炳元,他帶來了《松花釀酒、春露煎茶》,那就是他憧憬的退休后的田園生活,他的朗誦聲情并茂,特別投入,特別有畫面感。“......日頭下端進新壘的紅泥小爐,用去歲的花尸燃火,茶水才不會太老。寵自己一回,今年就用那把不曾舍得用的養得釉亮的晚唐小壺。一盞香茗、一柱檀香,一人獨對一山,一心靜面一世。往日的塵緣已記不起來了,就喝眼前的茶吧。”
接下來是李建帶來林語堂先生的《秋天的況味》,李建的朗讀很有特點,開始時坐著,而后站起,然后走動,給你娓娓道來,剛剛步如中年的我們,就如“初秋,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懔烈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那時的溫和,如我煙上的紅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溫香罷了。或如文人已排脫下筆驚人的格調,而漸趨純熟練達,宏毅堅實,其文讀來有深長意味。”
陳鎂琳同學朗讀的作品是她十歲女兒寫給她的母親節禮物:《寫給媽媽的詩歌》,分享了一位母親陪伴女兒成長的滿滿的幸福,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徐鑫的吉他演唱“當你老了”把我們帶進那個我們最終都要面對的情景,這是愛爾蘭詩人葉芝的作品,文字淺顯,敘述直白,意境優美。
從福州遠道而來的吳燕同學朗誦的《南方北方》,她分享說“這首詩簡直是專門為我而寫的”,因為她的家鄉在北方,來到南方工作。這首詩也引起了很多同學共鳴,大家從外地來到廈門生活、打拼,心里也牽掛著遠方的故鄉。
藝術團秘書長陳冰朗誦的是《飄》的選段。"......既然沒有回頭路好走,她就一直向前走去。......"沈老師在互動環節提醒大家這本書最后的一句話才是經典:”不管咋樣,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其實我們有多少人在工作生活遇到困境時總是用這樣的一句話來安慰自己,鼓勵自己重新開始。
在中場茶歇并欣賞完郭老帶來悠揚的陶笛演奏“千年風雅”后,接下來進行的朗讀,可以說是一場難忘的心靈分享之旅。賓強分享初次進手術室的忐忑妄想,依靠誦讀“心經”平撫亂心;洪雅芬朗誦“寒山僧蹤”:水月鏡花,心念浮動。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崔紅朗誦“向死而生”,分享了自己生病治病前后心態、工作、生活的變化。“在座的大家都已經是步入中年,世間沒有永恒不變的快樂,也沒有永遠盛開的花朵,在這個年紀,疾病、生離、死別,這些原本以為離我們很遙遠的事情,都會慢慢來臨。而當這一切不期而至,學會淡然面對、珍惜當下,更好地照顧好自己和家人,也許是更好的選擇。在這里,我也祝福各位能夠擁有自己的“心經”,所有人都可能離你而去,但只要內心有屬于自己的心經,任何時候都能獲得內心的祥和、寧靜。”主持人的一番話,又引入我們對人生究竟的思考......
最后一位朗讀者是張云峰,他帶來的是王朔的《愛談人生,是一種病》,此文俏皮詼諧加上張云峰的演繹,引起全場陣陣笑聲,畢竟生活有思考也要有歡笑。
鴻雁藝術團非洲活力鼓首演就很有氣勢,有模有樣,今晚的“生如夏花”朗讀者活動在歡快的非洲鼓聲中降下帷幕。
感謝海棲堂提供場地支持,感謝攝影師黃益平。
崔紅團長總結:心靈的交流,舒服的溝通,樸實的風格,美好的時光。
沈老師總結:整個深夜我都在聽樸樹的《生如夏花》,這是他的歌聲,他唱到:
“我在這里啊,就在這里啊
驚鴻一般短暫
像夏花一樣絢爛
這是一個多美麗又遺憾的世界
我們就這樣抱著笑著還流著淚
我從遠方趕來赴你一面之約。
一路春光啊,一路荊棘呀
驚鴻一般短暫
如夏花一樣絢爛
這是一個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
整個清晨我都在讀泰戈爾的《飛鳥集》,這是他的詩,他寫到:
“聽見回聲,來自山谷和心間
以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
不斷地重復決絕,又重復幸福
終有綠洲搖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般若波羅蜜,一聲一聲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還在乎擁有什么。”
謝謝你們,讓我能如此溫暖地聽到你們心里面的聲音,看到你們不尋常的過去。當你我老了,不悔生如夏花般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在海邊這個月白風清的夏日夜晚。
文/廈門大學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