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網訊:2017年11月11日是2009年至今的第九個“雙十一”購物節,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天貓這一天的最終成交總額為1682億元,同比增長39.35%;京東也不甘示弱,提前開啟的全球好物節至11月11日24時累計下單金額達1271億元。也是在同一天,來自南開大學的李曉義副教授帶著我們對互聯網時代進行了深入了解。
李曉義副教授是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旅游實驗教學中心常務副主任、旅游信息系主任,參與創建了南開大學澤爾滕實驗室、南開大學旅游市場實驗室,是國內最早一批在經管領域傳播和推廣行為與實驗研究的青年學者。
要想研究互聯網,首先要研究上網的人,也就是研究行為科學。什么是行為科學?行為科學就是跨學科的科學,是研究人的科學。在人的神經元里有一種鏡像神經元系統,它的作用是讓人們可以理解別人是怎么想的,然而它的副作用就是人們會特別在意別人怎么想我。互聯網利用這一點制造了許多供人們相互解讀“信號”、追求優越感的平臺,如微信朋友圈、微博等,這就產生了UGC(用戶生成內容),就是互聯網用戶自己寫的各種評論、評語,而評論解決了互聯網交易中的不信任問題。人們在互聯網交易中最在意的問題就是這個東西能不能買、買的質量好不好,這些都可以在其他用戶的評論中得到答案,信任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通過研究發現,人在上網時和不上網時的大腦活躍區域是不一樣的。人的大腦分為三個層次,爬行動物腦、哺乳動物腦和腦皮層。哺乳動物腦和腦皮層構成了大腦雙系統性,雙系統性是一切認知問題和情感活動的決定因素,是認知一切事物的基礎。人們只有有限的意識資源、有限的控制能力,人們希望互聯網是簡化的、希望有一個平臺可以統一所有信息,節省查詢成本,所以互聯網必須是壟斷的,這樣才可以創造出最大效益。
研究完人的行為后,就要開始研究網絡的本質。網絡的本質是連接,網絡的價值就是連接的價值,而構建連接是人的本能。網絡連接圖是一個拓撲結構圖,是節點與節點之間的連線,所有的交往都發生在網絡中,網絡形狀決定社會經貿往來,這就是嵌入。嵌入在網絡結構中的經濟活動有兩個特征,一是靠網絡平臺進行的信息傳輸,匹配供給與需求;二是輔助履約,提供供需產生信任然后發生交易,降低匹配的信息不對稱。互聯網的經濟規律有三個,一是網絡效應,就是使用的人越多、價值越高;二是鎖定,網絡效應必然導致鎖定;三是平臺效率,用戶被鎖定后可以干任何想干的事,節省搜索成本、比較成本和使用成本。
在網絡的本質中,最重要的知識點就是“冪律”。所謂冪律,是說節點具有的連線數和這樣的節點數目乘積是一個定值,連接多的越多,連接少的越少。在對數坐標上畫出來會得到一條斜向下的直線。冪律分三段,最左側的是冪律段,它是最普適需求;中間的是中段,它是次級需求;最右側是長尾段,它是小眾需求。冪律有長尾段的原因是人們偏好的多樣性,冪律決定了平臺很重要、大人物很重要,而長尾則說明小規模、小人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互聯網是一個工具,它涵蓋了各個學科。了解了網絡的本質后,還要知道互聯網的商業模式與思維模式。互聯網的生態圈是弱肉強食,互聯網之爭就是平臺對抗,大平臺害怕相互替代,影響用戶依賴性;處于商業形態中段的企業應該借助大平臺來宣傳自己。互聯網有四種商業模式,一是挖掘用戶需求,節省用戶成本;二是互聯網的核心問題是解決信任問題;三是盈利是最終目的,用戶量只是手段;四是轉戰移動客戶端,占領用戶碎片化時間。互聯網思維分為三層,第一,互聯網思維的本質就是一切圍繞用戶,響應用戶需求;第二,商業模式在發生變革,互聯網對傳統企業的影響正在逐步從傳播、渠道層面過渡到供應鏈及整個價值鏈,從把互聯網作為工具,到以互聯網思維設計產品進而運營企業;第三,九大思維,用戶至上,一切都需要圍繞用戶動起來,要不斷挖掘用戶需求。
課程最后一部分,李教授講述了大企業的平臺戰略和中小企業的長尾戰略。首先重看冪律圖,冪律圖的左段意味著大企業平臺、鎖定用戶和自我維持;中段意味著中型企業不僅要承受來自左段平臺的競爭和收購,還要接受來自右段小微企業的挑戰;右段意味著小微企業的寄生性、開放性和靈活性。大企業的平臺戰略就是一切圍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最普適性的需求,強化自身優勢,確立不可替代性,同時還要避免中段的崛起。那些冪律圖中段的企業要努力成為“次級需求”滿足方,挖掘用戶未滿足的需求,收拾長尾小企業,向左段盡力靠攏。中小企業的長尾戰略需要滿足較為小眾的需求,建立社會化供應鏈、柔性化生產和個性化營銷,必要時依托大企業平臺。大數據時代的營銷需要發現消費者背后的訴求,從消費者數據出發制定整合營銷方案,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滿足消費者的最根本需求。
時至今日,我國的互聯網支付技術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加以龐大、便利的物流網絡,這一切都大大節省了用戶的各種成本,滿足了用戶的便利性,進而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
人類的進步過程就是溝通成本不斷下降的過程,互聯網滿足了這一點,未來將是大數據的時代,是人工智能的時代,互聯網的發展正向著更加廣闊的前景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