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創業故事】他擺過地攤、賣過盜版磁帶、還跑到東南亞賣衣服做水泥,最后因為投資域名生意,搶注十多萬個互聯網域名賺得盆滿缽盈,之后進入投資領域,相繼投出美圖秀秀、58同城,暴風集團等重量級公司,在2016胡潤IT富豪榜中,他以105億元排名第35。
2013年,他加入美圖秀秀出任董事長。2016年12月15日,美圖正式宣布登陸港交所,整體市值近46億美元,成為繼2004年騰訊上市后十年來香港股市最大規模的科技IPO。蔡文勝持有美圖公司38.32%的股份,這部分股份的價值約120億元人民幣。此外,蔡文勝通過其持有84.83%股份的隆領投資,以及其個人,共投資了上百家企業,其中不乏58同城、暴風集團等上市公司,以及多個新三板公司。綜合計算,美圖公司上市后,蔡文勝本人或將成為廈門新首富。
A.讓磁帶多轉兩圈
30年前實現每天賺100多元
蔡文勝1970年出生于福建泉州。1985年,和身邊許多閩南子弟一樣,15歲的蔡文勝在高中時選擇了棄學。在素有商業歷史氣息的家鄉泉州和幾個同學開始擺起了地攤,如果不算八九歲時賣冰棒的經歷,這是他人生第一次正式“下海”。
蔡文勝的地攤生意最早從兜售一些小物件開始,比如電子計算器,以8元錢的價格進貨,10元錢單價賣出。除了擺地攤,蔡文勝還翻制錄音帶。
“當時中國沒有幾個歌星,大家聽的就是鄧麗君,但是當時在大陸幾乎是買不到鄧麗君正版磁帶的。”蔡文勝說,所以更多時候,是國外或香港的客人把錄音帶帶到大陸,但是一盤價格就要十幾塊。所以蔡文勝做了另一個生意:翻制磁帶賣。
一盤全長50分鐘的母帶,用一臺雙卡錄音機翻制到另一盤,一般要25分鐘。蔡文勝把錄音機拆了,發現之所以會快進,是因為里面一個大齒輪轉動一圈時,會帶動兩個小齒輪轉動兩圈。他覺得這么個轉法太慢,索性把大齒輪換成了一個更大的,這樣轉一圈的過程里,可以帶動小齒輪轉動更頻繁。這樣別人一小時翻制三盤錄音帶的時間,蔡文勝可以翻制六盤。“24小時開干,一天就能錄制一百多盤。”
每盤磁帶兩塊錢,除去一塊錢的成本,可以凈賺一塊。一天下來,蔡文勝僅靠賣磁帶就可以賺一百多。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這樣的收入相當可觀。
蔡文勝說當年做過的這些生意簡直一言難盡,包括后來做過服裝店,從服裝店再延伸到服裝廠,碰上建設潮時做鋼筋水泥這些建筑材料,后來也承包過大樓水電工,幫人安水電,再后面就變成做房地產。
“我總是會看到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我個人覺得,自己老是跳躍性的——總會看到更新的機會。”蔡文勝說,傳統生意教給他的主要有兩件事:一是有用戶就有價值,二是一定要有商業的敏感度和決策速度。無論如何,做生意的道理總是前后相通的:先從某個點切入,然后逐步往上切入更寬廣的角度。他始終相信有了用戶就早晚一定會有商業模式,而絕不是先有了模式再找用戶。
B.搞域名圈地運動
注重每一個細節成就域名大王
1999年蔡文勝從香港轉機回到內地,一則新聞引起了尚在香港炒股的蔡文勝注意:一個叫做“business.com”的域名,在美國賣了750萬美元。這讓他印象深刻。也是這個時候,蔡文勝決定開始做域名。
但一開始,蔡文勝不僅將從股市里賺的錢“全吐了回去”,連瘋狂注冊的一千多個域名也無人問津。很快他又發現,很多域名雖然曾被人注冊完,但有些由于忘記了繼續交錢就會掉下來。后來他才理解到是因為互聯網泡沫,很多人已經不為域名付費了。
他開始反省什么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好域名,建了一個庫,盯著那些可能更有價值的域名,“看它們什么時候掉下來,是不是可以重新注冊到,因為這畢竟已經是被認同過的,就說明有價值。”
從2001年到2003年,蔡文勝果然注冊到了不少好域名。在注冊的5000多個域名里,賣出去了1000多個,域名的買家則遍布世界。
當時聯想曾拿出1億美金做一個名叫FM365的門戶網站。FM365這個域名注冊于1999年10月21日,2003年到期前夕,聯想已經決定放棄這一網站。
蔡文勝說,當時大家都認為這個網站會在2003年10月21日過期,所以都摩拳擦掌準備搶,但事實上不同注冊商域名掉出來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有的當天到期就會掉出來,有的一個月后才會刪除,有的甚至最長一年都掉不出來。所以10萬個人里面90%人就等著2003年10月21日這一天要搶注,但是他們做不到,這個域名的規則差不多要70天才掉,所以應該是在12月1日才掉下來,那這樣就可能淘汰了90%的競爭對手。蔡文勝事先把名字、地址、郵箱等資料提前填好,這樣又可以節省10秒左右,但這仍然不能保證就能贏到最后。
他又想,這個域名注冊總部是在美國,自己網絡傳輸的過程是廈門-福州-上海,再通過太平洋電纜到美國總部,一定很慢。于是他專程到上海租了一臺服務器。這還不夠。他發現填寫資料大概要花50字節,但信息實際又可以修改,所以干脆他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1”,郵箱是1@COM。
蔡文勝說搶注域名的小細節至少不下于十個或幾十個,而正是這樣關注細節的過程才會讓人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我可以驕傲地講,在當時只要任何域名掉下來,我肯定是前三名能拿到的。”
C.從導航網到美圖
他的產品覆蓋全球女孩子
這個時候,蔡文勝決定再出去走走,這次他沒有出國,而是選擇去了北京。同時,一個叫做hao123的網站也進入了蔡文勝的關注視線。他發現很多人都知道網易、新浪、搜狐這些門戶網站,但很少有人知道怎么進入,而hao123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入口。于是265.com就這樣被蔡文勝建了起來。“這個網站很貼近我的需要。”過了4年,265.com以兩千萬美金的價格賣給了google,當時蔡文勝覺得這個價格已經非常稱心,但現在回頭以一個更成熟的互聯網玩家身份看,他認為這個價格真是太便宜了。
2008年把265.com賣給了google之后的蔡文勝從北京回到廈門。在廈門思明區筼筜路的一棟小樓里,蔡文勝打開電腦,和吳欣鴻討論起互聯網還存在著哪些沒被開發出來的商機。他們發現,用戶所依賴的Windows系統里,正是社交工具MSN不小心,所以給了QQ機會;播放器Realone和Windowsplayer格式太單一,所以給了暴風影音機會;下載工具HTB沒做好,所以給了FlashCatcher和迅雷機會。
那么Windows里面還有什么是最常用的?當時還有兩個幾乎所有人都裝機必備的軟件,一個是圖片工具PS(PhotoShop),一個是壓縮軟件WinZip,可以從中選其一。吳欣鴻認為其實PS對于普通人來說,處理圖片的技術難度比較高;加上自己曾經學了很長時間美術,對圖片非常感興趣,于是將目標鎖定在做一款“傻瓜型PS”工具。
于是,蔡文勝讓吳欣鴻從原來38個人的團隊里找出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最談得來的18個員工,成立了美圖公司。之后,一款名叫“美圖大師”的修圖軟件開始在包括高校學生在內的年輕人里流行起來,后來它換了一個今天更為人熟知的名字——美圖秀秀。
“這讓我后來總結為兩個啟發:一是一個人在某個階段必須要回歸專注,只干那么一兩件事情。第二是做事情你要離錢近,離錢近的,它才有可能賺錢,就像美圖,你看現在都是最好看、最有錢的女孩子在用,一樣的道理。”
蔡文勝覺得2008到2013年,是自己人生中的又一階段,美圖成立后,他將公司交給了吳欣鴻,這一時期里,他將自己做天使投資由“客串”開始向“專業”轉變,直到2013年又正式出任美圖董事長。
這一轉變,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美圖越做越好,到2013年底實際上已經有4億多用戶,我覺得能做一件影響那么多人的事情,這種成就感是不一樣的,與錢無關;二是一個人的成長需要時間積累,經過2008年到2013這段時間的調整,我也積累了一些力量,覺得可以重新投入發展。”蔡文勝說,其實很在意給自己一個充電的時間。
2016年12月,美圖在港交所成功上市,美圖的50億美元市值達成,蔡文勝離他的愿望,似乎又近了一步。
文/創業第一步網
上一篇:國能中電白云峰的創業故事
2024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招生簡
學費:82.8萬 學制: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