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彥君,光華EMBA校友,黑龍江阿媽牧場農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白手起家的窮娃子
從農村考學進入城市中的符彥君,自小就對經商很感興趣。每到暑假,他都會借著爺爺家的牛車,拖著從酒廠里進貨來的好白酒,運到村里跟農民換糧食,換來的糧食再賣掉,一個月都能賺個千八百。每到寒假鞭炮熱銷的季節,他就會應季地開始銷售煙花爆竹,就是這種階段性的買賣也能賺個三五百,慢慢地經驗積累,為他以后從事經商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994年,符彥君第一次創業,學著別人開了一家涉外旅行社,主要針對俄羅斯市場。最多的時候,旅行社每月能接十幾單生意,賺的還都是美金。但到了第二年,旅行社的生意一落千丈。由于不懂俄語,合作的翻譯人員將旅行團高價賣給了其他的旅行社。撐了幾個月,符彥君結束了慘淡經營的旅行社。
第一次創業,符彥君鎩羽而歸。后來,通過市場調查,符彥君看準了服裝批發的商機。1995年,他在商場里租了一節柜臺,準備東山再起。第一個月,符彥君凈賺了830元。第二個月,考慮到資金有限,符彥君轉變了經營思路。在當地率先推出了“不滿意,就退貨”的經營方法。一時間,符彥君的柜臺前門庭若市。慢慢地,服裝生意越做越大,符彥君開始進行服裝的加工、生產、銷售一條龍買賣。
到了2000年,符彥君已經給自己積累了足夠多的資金,他開始在心里盤算著更大的棋——養豬。俗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就是用來形容畜牧業的風險難估,不可預測的事情太多,搞不好就會賠掉全部的身家。所以,當他找親友征詢意見時,只有母親一人支持他的想法。后來,“阿媽牧場”成了他有機豬肉品牌的名字。這不僅是為了紀念母親,也是將從母愛中汲取的巨大力量,運用在保證產品品質之中,讓天下母親放心。事實也證明,符彥君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如今有機畜牧業已經成為了朝陽產業,阿媽牧場農業集團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有機生態農業企業之一。
做有機農產品行業的領頭羊
隨著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人們對食品的安全越加的重視,尤其是在日常消費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豬肉,老百姓更為關注。 2010年,符彥君開始帶領阿媽牧場團隊投身有機農牧產品領域。
“為什么我要做有機豬肉?以前我們自己開專賣店,賣的都是好肉。我按成本價賣,依然高于其他商家的價錢。市場魚龍混雜,肉的品質雜七雜八,老百姓無法分辨好壞。所以,我要做差異化,要做有機豬肉,做最高端的產品。“符彥君坦言,“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任何一個行業都會經歷混亂、整治、規范的過程,最終達到優勝劣汰。我相信‘阿媽牧場’一定是金字塔尖最后被留下來的那一部分,因為我們始終堅持著我們應有的堅持。堅持做有機,就是看到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屢見不鮮,有機是未來的出路,況且中國人已經到了先吃飽再吃好,優先考慮身體健康的階段。”符彥君說。
未來,除了做黑龍江有機產品的龍頭企業,符彥君還籌劃著讓“阿媽牧場”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中國的有機食品要走出國門,最難的是達不到國際標準,但目前我們已經攻克了這一難關,‘阿媽牧場’是國內唯一通過全球最高標準檢測機構SGS檢測的有機豬肉生產企業,現已通過歐盟有機食品認證及中國有機產品認證的雙認證。相信走出國門,走上外國人的餐桌指日可待。”
用一半身家為理想買單
符彥君說自己有一個理想,五年后待公司上市,拿出個人名下利潤收入的一半做公益事業,讓全中國那些無兒無女,無依無靠,無家可歸的鰥寡老人都過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的幸福晚年生活。對于財富的擁有,符彥君看得云淡風輕,實現了養豬的夢想之后,他還有一個理想:“我要致力于公益,并不是因為我成功了,要做樣子給大眾,而是實實在在地給社會做點貢獻,很多人覺得這不現實,無所謂,我為什么要讓別人評價我的貢獻行為,我只要能幫助那些老人生活充實富足起來,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