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金校長,親愛的畢業生們,尊敬的畢業生家屬和親友們、復二代們,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又是一年畢業季,我們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復旦大學管理學院2017屆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MBA、EMBA、MPAcc、DBA項目共1677名同學在復旦完成學業,各赴前程。
在此,我謹代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全體師生員工,向全體畢業生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向各位畢業生的至愛親朋們、孩子們致以最誠摯的祝賀和感謝!
同時,我也要向金校長親臨主禮表示感謝,對我們合作伙伴的代表,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項目學術主任Prof.James Little,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項目、BI(挪威)商學院EMBA學術院長Prof.BenedicteBr?gger和香港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國際MBA項目學術主任陸炎輝教授專程來滬參加今天的典禮表示由衷的歡迎和感謝!
2017年是復旦大學商科教育創立100周年。1917年,復旦創設商科。復旦也由預科制公學升格為本科制大學。
復旦商科100周年,我本人有幸親歷和參與了其三分之一的歷史,作為學生,我汲取了復旦百年商科的養分;作為教師,我見證了復旦百年商科的成長和壯大。
這33年來,我從未后悔過,因為在我心目中,商科是最美的一個學科,是我心之所往,心之所歸。
商科之美在于其嚴謹。如同數學、物理等任何一門科學,商科也是由大量邏輯和實證建立起來的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
商科之美在于其豐富。從一開始專注機器生產的組織到今天跨國經營、虛擬組織、創業創新、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戰略,其內涵不斷豐富,外延不斷伸展。
商科之美在于其精妙。它基于數學、經濟學、心理學,萃取更多其它學科之精髓,融合貫通,整理提升,既解讀、指導越益復雜組織的商業世界,又直視商業主體人的內心世界,解讀人性與人心。
商科之美在于其柔性。它復雜的知識結構可以不斷地重組、再組,從而建立起適應于不同時代、不同場景、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企業與商業模式。
商科之美在于其自新。幾乎沒有一個學科如她般與時俱進,乃至每天她都能從實踐中獲得靈感,每天都在自省,并尋求創新。
商科之美在于其價值。她的任何應用都在改變、創造我們每個人每一天的工作、學習、生活方式與質量。美術、音樂、表演乃至建筑都是有關美的學科,可它們理論的演進是緩慢的,應用的時空也受到限制,唯獨商科每時每刻在每一個空間為人們提供著色彩斑斕的生活。
商科之美源于其同商業實踐相向而行,大學之門如同一面鏡子,商業學科與商業實踐立于兩側,相互印證,大學之浩瀚卻唯獨這一學科有如此魅力。
當然我講的商業實踐是廣義的,是基于市場公平交換的一切商業與服務的創造、傳遞與消費活動的總和,所以商科就是廣義的管理學科,它解釋、指導、引領商業實踐的發展,而商業實踐推動著世界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演進。
人類商業實踐的歷史要比商業學術研究久遠得多。遠到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時期,就有商人活躍其中,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必要的交易紐帶。希臘是西方商業文明的源頭,那里獨特的地理條件促成了海洋城邦商業文明的興起,并且孕育了歐洲第一個先進文明——雅典,以及第一個來自歐洲的帝國——馬其頓帝國。
古希臘哲學家色諾芬、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充分觀察到商業對于當時希臘城邦生活的重要作用,承認商人和手工業者是城邦生活的一部分,是“達到城邦自給自足的捷徑”。
在中國,商業雖然早在夏商時期就已經孕育,但獨立、自由的大私商到了春秋后期才出現,第一個商業繁榮的高峰期則誕生于漢代。
商業實踐對世界物質形態和民族文化格局的實質改變源于工業革命,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互聯網時代,世界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經濟學家德隆(Bradford DeLong)的研究表明:人類97%的財富,是在過去250年——也就是0.01%的時間里創造的。
美國經濟學戴爾德麗·麥克洛斯基(Deirdre McCloskey)的研究表明:過去200年中,全球人均日收入提高了10倍,從3美元變為33美元,而且某些國家增加更多,高達30倍,比如美國、日本。對最近200多年來多數人類財富的積聚增長,她稱之為“財富大爆炸”。
而中國過去40年的變化,用脫胎換骨、翻天覆地和“財富大爆炸”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我們從1976年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經過改革開放,創新創造,已經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6年中國的GDP是11萬億美元,緊隨在美國的18萬億美元之后,是僅有的兩個GDP超過10萬億美元的國家。全球一些重量級的商業榜單上,也越來越多地出現了中國企業、中國企業家的名字,而且排名也越來越靠前。
英國在工業革命后的崛起,美國在二戰后稱霸世界,無不是商業成就國際地位的典型樣本。如今,中國重歸世界舞臺中心,成為全球共識的凝練者、領導者也正是基于過去四十年巨大的商業成就及積累的豐厚財富。
然而,商業就像是羅馬神話中的兩面神“雅努斯”(Janus),集對立和矛盾于一身。
與商科研究與教育相伴而行的實踐也因人性的缺陷而易陷入倫理的泥潭,其一在于它的功利,其二在于它的狹隘,其三在于它的傲慢。要克服這三者,就要不短視,要著眼于長遠而不只顧眼前;不自私,不以犧牲他人和社會的利益而謀財害命;不傲慢,不試圖用商業力量去影響一切,不因商業成功去掌控一切。
畢業生們,商科之美,也在于她總是不斷發現人性的弱點,然后不斷去反省、去彌補、去規范、去修煉,讓人性之美發揚光大,讓人性之陋得到約束縮小,這也是過去100年商業實踐與商業研究發展的基本軌跡。
商科之美還在于她的創新創先,與科技進步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沒有商業實踐,科技成就很大部分會被束之高閣,或成為博物館的展品,或成為少數精英顧影自憐的道具。沒有商業實踐,科技創新會缺乏靈感來源,會缺乏有效轉化與應用,會缺乏內在價值的充分實現與繁殖增長。從福特公司開創汽車大眾消費時代,到亞馬遜、阿里巴巴的成功,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商科之美,還在于她的創先,開風氣之先,以勇氣和魄力去挑戰未知,以智慧和眼光去發掘機遇。1917年,復旦首設商科,成為最早將商科教育納入民族自強自立的歷史敘事之中的大學。以此為開端,復旦商科開始了一系列“敢為天下先”的創舉。
復旦商科以“灌輸近代商業管理與經驗,造就適于實用之商業專門人才”為宗旨,廣為引進海歸教員,多數課程用英文講授,1927年首招女生,同時強調理論聯系實踐,倡導社會試驗,設立“國民合作儲蓄銀行”,校內外均設營業部,業務由商科學生承擔,后又成立銀行經濟研究會、創辦商業博物館。
很長一段時間,復旦商科吸引眾多青年才俊爭相報考,不少由他校轉學而來,學生人數一直占全校50%以上,高峰時更達三分之二,成為復旦規模最大、社會影響廣泛的學科。
商科之美,更在于不斷地突破和超越自我,在否定的基礎上重建,在反省的基礎上提升,永遠保持最充沛的創造活力。1977年,復旦最早恢復了管理教育,將時代的契機化為前進的動力,過去四十年的發展,已讓我們躋身亞洲領先商學院之列,同世界一流商學院廣泛交流,對等合作,為中國時代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諸如在座各位精英翹楚、商業領袖。
畢業生們,你們畢業于復旦創設商科100周年這一歷史時刻,你們是我們過去100年努力奮斗所到達的巔峰的象征,你們是我們今天的作品與驕傲,你們也將同全體教職員工一樣承載著去開創未來100年、用思想與實踐之成就大書特書商科之美的使命。
對于復旦管理學院而言,我們不僅要通過在國際學術、教育排行榜中的進步來證明我們在全球管理教育界的地位,我們更要探究“中國商業奇跡”背后的緣由與機理,創建中國特色現代管理理論體系,與西方管理思想對接、融合,影響與指導中國與全球商業實踐與創新,同時培養更多引領產業發展、助力中國崛起、貢獻全球商業一體化發展的職業經理、企業領袖和學術專家。
畢業生們,商科之美,你們已在復旦親歷與享受,未來100年商科之美,需要靠你們,也靠我們共同去見證、去創造、去貢獻。未來100年商業教育研究與商業實踐必定給這世界創造更加豐富的物質、科技、思想財富,也必定讓這世界更加文明進步。
你們畢業正當其時!我們期待你們用奮斗的經歷、事業的成就、精彩的人生來同我們分享!
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