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无遮挡黄漫画在线观看网站,1316喷浆???直播,阿娇13分钟视频无删减mp4,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广告

歡迎來到EMBA招生信息網
當前位置:EMBA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新聞動態 > 正文

新國大EMBA校友動態 | 我所理解的玄奘精神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9-04-10 09:51:19
收藏 分享 評論(0)

  欣聞同學們將要踏上戈壁,重走玄奘之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姑且淺談我所理解的玄奘精神,希望能為玄奘之路上的同學們增加一份力量。

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

  玄奘精神在我看來,首先是革命性的。

  玄奘從來不是一個因循守舊的人。從小出家學習佛法,雖然慧根深厚、過目不忘,為人所傾慕,但玄奘并不唯經是從、唯師是從,反而深感佛經各派義理含混、理解不一,對一些主要理論問題互有岐異。

  玄奘是對已有的佛教經典產生了懷疑,才有了去印度求取真經的想法。玄奘有了革命性的想法,還采取了革命性的行動,在政府明令禁止西行的情況下,從玉門關偷渡出關。玄奘為了實現自己認定的理想,既敢于質疑已有經典,又敢于破壞既定規則,這是革命精神。

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

  其次,我認為玄奘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

  我曾從敦煌駕車到玉門關。出發時,沿途還有些許綠色植物,到了玉門關再往西望,就只能看到一片茫茫戈壁了。肉眼唯一可見的生物是長在地上的一叢叢土褐色的駱駝刺。烈日當空,滿目荒涼。想到1000多年前的一個僧人,騎著一匹老馬,竟然認為他能從這里出發,跋涉萬里到達異國,習得佛法再回到故鄉。除了樂觀,我想不出其他的詞語來形容他。

  我不認為玄奘當時抱著犧牲的決心,相反,他應該是抱著必要重回故土弘揚佛法的信心。這種樂觀主義讓我想起二戰中敦刻爾克撤退后,當整個歐洲籠罩在納粹的陰影中,號召英倫三島的民眾奮起抵抗的丘吉爾,他不是叫民眾去送死,而是用抵抗來迎接勝利。在最困難的時候能看到希望,看到勝利的曙光,這就是樂觀。當然,玄奘的樂觀,是因為有堅定的信仰作為支撐。這份信仰支撐著他直到最后回到故土,把所有的理想一一實現。

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

  想到玄奘精神,我還會想到一個詞——“理想主義”。

  玄奘之所以要西行印度、求取真經,本意是想去偽存真,融合佛教各教派。換句話說,是想用印度求得的真經回中國來統一認識、統一思想。用他認為真正的智慧來普度眾生。可是實際上,玄奘回國后創立的佛教法相宗(又名唯識宗)僅僅傳了他的弟子一代人,便在中國沒落了。具體原因,眾說紛紜。我不通佛法,不敢擅自評論。回顧人類歷史,各大宗教中,門派教義之爭從來就沒有停息過。但這并不妨礙不斷有人站出來,想要探求真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在我看來,這就是理想主義。

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

  最后,我還想說玄奘是一個浪漫的人。

  這里的浪漫并不是指兒女情長的浪漫,而是一種對待生命的態度。玄奘自小在洛陽出家后,就沒有孤處一寺,而是游歷各地、參訪名師。偷渡西行之后,更是“親踐者一百一十國,傳聞者二十八國”。而每到一處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一一記錄于回國后所著的《大唐西域記》。《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古印度、古中亞地區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為各國學者所重視。玄奘在印度一邊學習佛教經論,一邊巡禮佛教遺跡。回國之后,組織譯場,譯出印度取回的上千卷經書。玄奘終其一生,都沒有停止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對真理的尋求。我以為,這種生命態度,是真浪漫。

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

  這就是我所理解的玄奘: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浪漫的理想主義情懷。玄奘創立的法相宗雖然沒有在中國得到傳播,但是玄奘的精神卻影響了很多人。精神傳承帶來的影響,有時候并不低于宗教教義的影響。

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

  玄奘并不是西行印度取經第一人。早在東晉年間,就有一位名為“法顯”的和尚,以65歲高齡從長安出發,向印度進發。歷經13年,游歷30多個國家,回到祖國時,已經78歲。法顯回國后,除了譯經,還將自己西行的見聞,寫成了一部《佛國記》。很多描寫玄奘西行路上情形的文章會用到這句“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欲求度處,則莫知所擬,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其實是法顯在《佛國記》里的描寫。無奈,一部《西游記》讓玄奘名揚天下,法顯卻鮮為人知。玄奘非常推崇法顯,視為榜樣。人生經歷也和法顯非常一致。所以,有榜樣,還有勇氣去踐行榜樣的精神,這也是玄奘精神。

文章及圖片來源: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官方微信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