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見證了中國EMBA教育的起步、發展、轉型、再發展。
2019年,第八屆“中國最佳EMBA排行榜”隆重發布。
綜合國內各EMBA項目目前的變化,《經理人》認為,從早起通過移植西方EMBA教育模式中的課程和教學管理,到經歷自我發展、形勢的變化,再到多學科融合,一直到如今回歸對企業家思想、素質的鍛造,中國的EMBA教育對于凈化中國企業家群體環境,以及提升和推動企業群體的健康力量,將起到積極作用和價值。
本屆“中國最佳EMBA榜”的分析指標做出兩個方面的調整。第一、原有的“國際化”指標不再被列入,這是因為諸如西方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知識、管理工具,以及海外游學、海外移動課堂、聘請海外優秀的客座師資、與海外頂級商學院的合作與交流等等,都已經是國內EMBA項目的常態內容;第二、在一級指標“課程項目”中,增設了“商業思想”核心指標,這是因為中國EMBA必須為中國的企業家、創業者提供教育服務,更重要的是引導企業學生從中國思想及文化中汲取思想瑰寶,從而真正指導企業學生認識自己的企業以及未來發展。
因此,今屆“中國最佳EMBA榜”所蘊含的意義,實際超過榜單本身。
1、《經理人》2019年度中國最佳EMBA項目排行
2、EMBA課程項目分值榜次
3、EMBA學員評價分值榜次
4、50門最值得推薦的EMBA課程(排名不分先后)
5、最值得推薦的EMBA校友會TOP12
2019年的‘中國最佳EMBA榜’較去年進行了擴編,出現了重新上榜的EMBA項目,如中南大學EMBA、暨南大學EMBA、大連理工EMBA、山東大學EMBA、湖南大學EMBA。
附文:“2019年度中國最佳EMBA調研”說明
1. 2019最佳EMBA排行榜及調研情況
本年度排行調查主要從EMBA項目和EMBA學員兩個方面著手,同時也調查了學員對EMBA項目的看法。其中,EMBA項目方面,調查項目師資、教學管理、課程體系、品牌力等;EMBA學員方面,調查對象分為兩個部分:企業主和職業經理人。調查學員在知識資本、企業增長、全球視野等方面所獲得的提升,以及EMBA學習對提升經營管理的綜合效用和對EMBA項目的滿意度。
本年度調查中,盡管對EMBA學員企業增長、個人財富增長和薪資增長開展調查,并且分別向企業學生和職業經理人學員發放了調查問卷,但中國EMBA學員構成以企業董事長、總裁、副總裁、總監等高層為主,他們參加EMBA學習具有各種復雜的動因,并不以追求薪資增長為主要目標。因此,本年度排行并不參照國際上EMBA排行以薪酬為主要依據的慣例。保持排行體系的持續穩定并符合中國實際。
本年度調查的范圍只限EMBA中文項目。眾多EMBA項目對《經理人》排行的獨立、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均有高度認可,絕大多數受邀EMBA項目均積極參與填寫問卷,協助調研。對積極配合的EMBA項目,《經理人》均對其問卷進行獨立核實,確保真實完整。對不積極配合的EMBA項目,《經理人》開展獨立的第三方調查,包括匿名電話訪問、桌面研究(二手數據搜集)、校友提供等方式。
對EMBA學員方面,《經理人》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復合式調查,在邀請EMBA畢業生參加調查的同時,通過向企業人力資源部調查,以電子郵件、網上公布問卷等方式進行調查。EMBA學員受調查人數均滿足統計學的要求。在企業對EMBA項目的評價方面,《經理人》通過數據庫,向企業董事長、CEO、副總裁、總監等高級管理者,以及向人力資源部發放問卷,展開調查。
2. 鑒于國內EMBA項目的發展情況、相關因素以及“學習為本”的EMBA教育原則,本年度的評選原則和指標及其權重做出重大調整。
評選原則為:
一、沒有大學及各院系學科為基礎支持的EMBA項目,不納入榜單評選范圍;
二、本校專職師資低于總師資數量35%以下的EMBA項目,不納入榜單評選范圍;
三、課程體系及科目照搬西方,且缺乏創新和革新的EMBA項目,不納入榜單評選范圍;
四、市場口碑欠佳、受到處罰的EMBA項目,不納入榜單評選范圍;
五、收費標準與EMBA項目提供的課程教育價值嚴重不匹配的,不納入榜單評選范圍;
六、招生不足及運營停滯的EMBA項目,不納入榜單評選范圍;
七、中外合作項目的EMBA項目,不納入榜單評選范圍。
指標及其權重。設定為5個大項指標以及其中7個細項指標。5個大項的權重分別為:師資15%、招生10%、品牌影響力5%、課程項目55%、EMBA學員評價15%;5個細項歸屬于“課程項目、學員評價”所下轄的二級指標,權重分別為商業思想20%、課程創新15%、多科融合10%、學科前瞻10%、知識資本5%、綜合效用5%、校友資源5%。
文章及圖片來源:經理人雜志
2024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招生簡
學費:82.8萬 學制: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