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 經典案例] 開心網、比亞迪、ITAT、九城、ZCOM、炎黃傳媒、昌盛集團、分貝網、Mysee、一茶一坐、分眾傳媒、無錫尚德、博客網、PPG、酷6網、五谷道場等知名企業的失敗教訓,或許可以為目前正良性運轉的企業敲一記警鐘。
中國企業的悲哀之處,不在于挫折與失敗,而在于迷失自我,最后使自己成了自己的囚徒。
其一,成功依戀癥。那些備受關注的失敗者,都曾經有一個成功的過去。UT斯達康的小靈通,開心網的“偷菜”與“買賣好友”,2005年的博客網,2000年TOM在線的無線增值……但他們似乎忽略了,一時的成功可能是緣于創業者的個人英雄主義和激情,可能是源于偶然時機與特定文化特定需求的嫁接,可能是源于投機和誤打誤撞中上帝的恩賜。
其二,做大做強綜合癥。一是瘋狂地收購,陳天橋執掌的盛大一心打造“娛樂帝國”,2006年至今,直接或間接收購了180多家公司,但華影盛世、華友世紀、盛世驕陽……似乎都打了水漂,沒了“后續答案”。二是瘋狂地多元,太子奶在奶業基本成功的基礎上,童裝、商業、化妝品、食品、傳媒等,快步踏入,結果拉長了戰線,分散了資源和精力,資金鏈斷裂便轟然坍塌。三是美尼爾病,企業一心向世界500強沖刺的過程中,盲目求大求快,不重視企業自身資源能力的培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其三,主體迷失癥。每一個創業者都立志做“美國的Google”、“美國的Yahoo”、“美國的Amazon”、“美國的Facebook”、“美國的Twitter”、“美國的Groupon”……結果PPG沒有成為Land’sEnd,FM365沒有成為AOL,港灣沒有成為華為,8848沒有成為Amazon,盛大盒子沒有成為Sony……在全球競爭時代,學習借鑒非常重要,但過于強調模仿學習,不僅喪失了創新,喪失了引領國際化與趨勢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企業喪失主體性的過程中,國際熱錢資本的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搜狐的張朝陽說:“一直在緊跟著華爾街的指揮來做事,太看重短期盈利產品,每個季度都在為應付財報數字而發愁。”
開心網:開心不起來
Alexa數據顯示,自2010年2月開心網推出一款“開心餐廳”的游戲帶來了一次流量高峰之后,便一路下滑,一年半時間,開心網的每日用戶量跌去約70%。而最近3個月,開心網的頁面訪問量下跌高達38.74%。曾經盛極一時的互聯網黑馬,如今慢慢被漂白,并正在被拋棄。
2008年2月,開心網悄然上線,不久即獲得北極光500萬美元投資,次年又再次吸入包括啟明創投、北極光創投和新浪網總投資金額為2000萬美元的資金,估值一度達到1億美元。然而今天,其不但跌落神壇,難以比肩新浪微博、人人網、騰訊朋友等SNS社區網站,而且隕落之快讓人驚訝。
此外,開心網還調整了團購模式,將旗下的團購產品與客戶服務將全部移交給團購網站F團,未來只提供第三方平臺服務,業界對此不僅難以認同,反而更多了幾分唱衰之聲。
SNS的精髓是社會關系,互聯網的精神是開放,違背了這兩點,開心網收獲的只有落寞。
比亞迪:陷入夢魘
從2010年開始,比亞迪一直在銷量持續下降和糟糕的財報中苦苦掙扎,期間經銷商退網風波更是暴露了比亞迪深層次的問題。2011年9月26日,比亞迪H股盤中跌破11港元,從2008年入股算來年化收益率僅有11%。2011年中報披露,比亞迪前6個月實現收入約21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1.4%;凈利潤2.7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88.63%;凈資產收益率亦從13.82%巨降至1.43%。
比亞迪陷入了難以止跌的夢靨中。實際上,比亞迪目前的利潤仍然主要來自于傳統汽車領域,其真正競爭力不是新技術領先實力,而是將中國勞動力優勢發揮到極致所創造的特定生產研發方式。而眼下,巴菲特投資比亞迪的光環不再,新能源汽車的概念破滅,比亞迪前路已無光明。
盡管汽車業務不景氣而且資金鏈緊張,比亞迪擴張之心仍熾。中報披露的12項在建工程總預算高達200億元。這些項目在拿地審批之時都是向各地方政府立了“軍令狀”的,想停都停不下來。
企業持續發展依靠的是新技術領先實力而不是忽悠新能源概念,更不會是巴菲特的光環。
ITAT:違背常識的代價
ITAT留給業界的創新之舉是將無名的中小服裝廠與空置的賣場實現對接。“鐵三角”模式隨之成型:生產廠家(供應商)負責供貨,業主(場地提供商)負責提供物業場所,而ITAT則全面負責店面經營管理;三方共擔風險,共享利潤:物業業主承擔浮動場租風險,供應商承擔庫存風險和物流配送費用,ITAT承擔推廣費用和工資;比例分成為:廠家54%-60%,物業業主10%-15%,而ITAT則可獲得25%-36%。
ITAT幾乎粉碎了零售業的所有常識。如果把ITAT這套“零貨款、零場租、零庫存”模式,換一種詮釋,就是:“(沒人要的衣服+沒人去的地段+二流ERP系統+混亂的業態)×廣告的狂轟濫炸=中國最冒進的零售商”。
但港交所顯然沒有上當,在近乎車輪戰的100多個問題問過后,他們對這個成長過快公司的可持續性提出了嚴重的質疑。爾后他們得出結論,如果ITAT出現虧損,它那種利益共享的機制就會全面崩潰,而這恰恰無法保證更多股民的利益。
(沒人要的衣服+沒人去的地段+二流ERP系統+混亂的業態)×廣告的狂轟濫炸=中國最成功的零售商?用腳趾頭思考,都不會成立。
下一篇:木有更多了
2024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招生簡
學費:82.8萬 學制: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