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管理知識】在企業日常管理中,必然在很多地方都存在浪費,都可以歸納到精益管理體系中最為著名的“3M浪費”,即:Muda不增值;Mura不穩定;Muri不合理。
作為老板的你有沒有總是覺得有些員工徒有虛名什么也沒做成?有沒有感覺為什么人才越來越少,自己公司總也找不到?還是干脆覺得有的員工只是來公司撈錢的?
作為員工的你是不是發現干到吐血成果也甚少,自信備受打擊?覺得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公司的要求總是不太合拍,找不到節奏?
其實有這樣的感覺就可以考慮下是否是“員工能力與企業水平不匹配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的Mura(不穩定)”。這個不穩定主要是指流程或組織機構出現不平衡現象,如:工作量的不平衡,機器能力的不平衡,操作水平的不平衡等等。
很多經營者的意識中總是認為員工的學歷越高越好,能力越強越適合。其實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們就崗位而言,如果涉及研發、技術這類崗,相關專業能有比較高的學歷,可以一定程度的證明專業知識以及學習能力上有良好的基礎。比如銷售崗,更多的要靠經驗、應變力乃至個人性格、同理心水平等相對可以靈活掌握的能力更為重要。
還有從工作效率角度看,一個名校高學歷畢業的人每天都在做沒有什么挑戰也沒有什么規劃內容的工作,就容易對工作產生“看不上”的情緒。或者例如擁有大廠工作經驗的高管操盤中小企業也會容易出現“不接地氣”的表現。以此類推,不能意識到類似這樣的偏差,那么出現“員工有勁兒沒處使,老板看不到結果。”也是正常的了。
隨著時間推移,既浪費掉公司的財力和時間,也浪費掉了員工真正的優勢和成長的機會。也就是說公司和員工單獨看都沒發現有什么大問題,但就是由于互相不能契合產生了內耗,是一種非常可惜的浪費。
要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人崗匹配非常重要。團隊的最小組成單元是崗位,管理者需要定義崗位的職責及所要求的能力,然后在進行招聘或者內部人員選拔的時候,優先選擇符合崗位要求的員工,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
一定會有一些新員工在能力和技能方面還不足以完全適配崗位的要求,不能獨自承擔完整的責任;內部轉崗的老員工的能力也會不能馬上適配新的崗位。
對于這些人與崗位不匹配的情況,管理者要關注員工技能和能力的提升,通過培訓、在崗輔導等方式,使員工與崗位的匹配度持續提升。另外,企業崗位的工作內容也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不斷發生變化。對于員工而言,要主動學習,使自己能不斷適配崗位的要求。
我們需要看到每個崗位都有適合的人才標準,每個企業的水平也會吸引不同能力的人。用人也應該有“矩陣意識”,就像踢足球,如果11個人都是梅西,恐怕很難相互打好配合,不同位置不能同力的人組合好也一樣會產生非常優秀的向心力。企業無論大小要想和員工“長相廝守”一定不是靠畫大餅,能夠做到“門當戶對”就是減少浪費,提高效率的捷徑。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和人事部門,要不斷關注崗位與能力是否匹配,過于高端和過于勉強的人員都不能用,否則會造成巨大的浪費。
下一篇:EMBA管理知識:企業管理畫像
2024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招生簡
學費:82.8萬 學制:2-3年